说透心理边界-02如何突破影响边界的最大阻碍?
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边界的数理为什么那么难。上节课我们讲到提升边界力的本质就是提升自我认同认知、自主行动独立度,降低情绪易感度。有些人可能会说,这听起来好像只要从这四个维度管好自己不被影响就好了,真的做起来这么容易吗?
我先讲一个故事,在好些年前,有一位长得很白净斯文的女孩小A找到我做咨询。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说起话来很轻,文文静静的,一看就是从小很乖巧的那种女孩。他为什么找我做咨询呢?原来小A在刚刚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他经常主动的帮大家做订盒饭、打印文件、拿快递之类的事情,而且每次做的时候都是笑呵呵的样子,他的努力确实维护好了同事关系,大家都挺喜欢他的。那慢慢的同事们就开始习惯了把订盒饭、打印文件这些事要他来做。
有一天临近中午,他在赶一份资料,忘了发起外卖,拼单一抬头就发现到了12点半,虽然赶紧发起,但那时候已经太晚了。所以一点左右有个同事问他,饭菜还没到吗?待会儿吃完了都没时间休息了。他那一刻突然心里有一种特别委屈的感觉,订饭不是我的职责啊。但他话到嘴边,怎么都张不开口。
上一节我们说到行动自主度,就是看你在做一件事情时,是不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小A在这个过程中,他很想找回自己的主动权,把话说出口,但却似乎无法控制。我们大部分的人不会像小A这样委屈,但多多少少也会有相关的经历,比如你告诉自己不要让情绪太容易受别人影响,但被上司指责说你连做个方案都做不好,后面几天工作看电视时忍不住会反复的回想。你告诉自己要提高认知自主度,但你明明很喜欢一条绿裙子,同时一说到这个颜色太鲜艳、很熟、很俗气,你下次再也没有穿过它出门。你很想努力让自己提高自我认同,但当开会的时候,领导在说这件事谁来牵头的时候,你想要争取,却死活也说不出我来,好像有一个看不见的阻力卡在中间,你明明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拒绝,应该争取,没有什么好怕的,但就是做不到。这个无形的阻力是什么?有些人可能说了,可能是思维习惯,可能是性格,这些都是根深蒂固了,很难改变。说的没错,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可能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创伤简单来说就是你经历了一些压倒性的伤害,他可能是急性的重大伤害事件,比如经历家人的生老病死,突发意外事故和灾难,其实也是创伤事件,也可能是伤害比较小但反复出现的慢性伤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