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人文通识-04性别|关于性别,你仓促了吗
今天跟大家隔的这个事物,一说很多人觉得这有什么好隔的,叫性别都不是一个事物,应该是一种认知。格物吗?格物是一个广义的悟,是一种社会共识的凝结。
性别严老师什么性别男的?男大概在六七年前,有一年南方周末有做过一次年度人物评选。我特别有幸那一次我主持那个颁奖典礼。然后那一年上潘绥铭教授当时有一个项目做性学研究,成为了那一年的一个年度人物。然后为他颁奖的是李银河教授,主持完了之后大家就组织一起聚餐。
又特别有幸我坐在李银河老师的右边,他就问了我刚才我问严老师那个问题,你的回答呢?他说陈铭你是什么性别?我跟你们一模一样。我说李老师看不出来吗?特别不明显吗?我说难他就说仓促了,这回答仓促了。不好意思,我也仓促了,这个回答有点仓促。他说你觉得有几个性别?杨老师你觉得有几个性别?
男女是60年代之前,上世纪60年代之前,其实在人类的摆在桌面上的探讨来讲,性别好像两个性别男和女生理性别由染色体决定,XY或者XX但为什么在过去仅仅其实我们只经过了6到70年的文明历程。但是在这个命题上,在这个维度领域当中的可以说日新月异。因为性别开始不断的从一个生物概念变成一个社会学概念,甚至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当它变成文化符号的时候,它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拓展。所以即便是我们今天来聊这个话题,我们也只是基于到某一个视角或者某一个时间节点。你比如说性别这件事如果我们说60年代之前就是数目是二的话。
在facebook上提供的性别选项,如果你选的是USenglish,美国这个背景下的下拉条里边性别是71种,有71个选项。你可以选2015年BBC的科教片里面,当时的说法是一百多种。那2018年这个下拉条已经变成了112种,性别有112种。
是不是突然觉得几年前李李老师说陈明放出了你的这个回答,仓促了认知的问题,那是我们惯性的认知。我在席间我就详细的问了李老师,所以那一顿饭的前半段完全是我的,这是启蒙阶段。我说仓促在何处呢?何仓促之有?
李老师说你看首先人生下来是有生理性别。生理性别有几种?两种四种,男女同时男和女和既不男又不女,同时具备男性性征和女性性征的生理结构是有的。这是医学上已经医学上当然有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他同时有两套系统,当然也有既没有男性性征也没有女性性征的无性人无性。你看光生理上就了。当然后面两种在比例上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