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精读-06闲游君子国,畅谈宰相府
上回咱说到唐敖一行人来到了君子国,那么他们在君子国又会遇到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一讲就从这里讲起。
唐敖和多9公2人进到君子国的城里,发现那里的人和自己国家的人没什么两样,就好奇为什么这个国家叫君子国,但他们找了几个路人询问,路人都一脸黑人问号。多九公猜测君子国的国名是邻国取的,因此本国人都不知其所以然。接着两人来到集市,看到这笔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所说的话竟然都颠倒过来了。买家觉得物超所值,就一个劲儿的加价,还有的嫌且价格低了,就专挑次品,买卖家倒嫌钱给多了一定要添货,还上赶着给好货。总而言之,这里的人都生怕别人吃亏,不喜欢自己占便宜,倒也真是好让不争了。
唐敖和多9公继续向前走去,看到路旁两个鹤发童颜的老人看起来十分高贵的样子,于是过去拜见了两个老人,四个人互相知会了姓名。原来这两个老人姓吴,是对兄弟,哥哥叫吴之和,弟弟叫吴志祥。吴姓是太伯的后人,论语泰伯篇说的就是他。唐敖和多九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吴氏兄弟赶紧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坐一坐,尽尽地主之谊。
唐敖和多九公就来到了吴氏兄弟的家里,只见这里环境优美清雅,匾额是由国王题字的。多九公由此看出说这俩人一定是出身不凡,猜测这俩人肯定不像他们口头所说的闲散进士那么简单。四个人客套了一番,吴氏兄弟就对天朝的一些风俗习惯提出了一堆自己的质疑和见解,字字句句都批判的有理有据,不给唐敖和多9公反驳的机会。从这里其实我们也能看出镜花缘这本书的Z治隐喻。于汝真可以说是借君子国两位老人之口,发出了自己对于世俗的批判。
吴之河首先批判了天朝人民因为选风水而耽误父母下葬的风俗,指出这种风俗不仅令死人不能瞑目,还丝毫没有道理,因为风水主要靠的就是人杰地灵,与其耗费功夫选木质,不如多做好事,为子孙后代积德。因此,吴之河觉得对于贫苦人家殡葬就应该抓紧办理,对于中产以及富贵人家呢,找一个不会被水淹没的高地就可以了。之后,吴志祥又批判了天朝的富贵人家在孩子出生以后的几个纪念日里大摆筵席的风俗,指出这种风俗因为子女原因杀害一堆的猪羊鸡鸭等生灵,实在是杀戮过重,容易让子女折寿,建议富贵人家可以在这个日期实行放生,或者周济穷人,为子女积攒福气。吴志祥还批判了天朝人民把自己的孩孩子送去出家的风俗,指出这种风俗是僧人愚弄百姓的结果,不仅会导致阴阳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