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大汉帝国-35盐铁论|农业和工商业,哪个更重要?
我们继续来读盐铁论。讲到了盐铁论,其实是从武帝朝到昭帝朝,在汉朝的整体国家方向以及朝廷的政策上一个重大的方向辩论。这里面甚至更根本的牵涉到到底什么是一个朝廷,对内跟对外应该要负担的职责,应该要用什么样方式来进行他的统治。
经典里的大汉帝国-35盐铁论|农业和工商业,哪个更重要?
我们继续来读盐铁论。讲到了盐铁论,其实是从武帝朝到昭帝朝,在汉朝的整体国家方向以及朝廷的政策上一个重大的方向辩论。这里面甚至更根本的牵涉到到底什么是一个朝廷,对内跟对外应该要负担的职责,应该要用什么样方式来进行他的统治。
我们看到来自于地方的文学,他们代表的是历史传统儒家的立场。他们说古者这是关键词,东东就要讲以前是怎么样,如家是怎么样,孔子是怎样。古者贵以德而见用兵,崇尚用武德而鄙视使用武力。当然就一定要引用孔子说的话,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既来之则安之。如果遇到人家不服从你,你不是去打人家,是加强文德,使他们来归附。如果他们愿意归附,你就更进一步的照顾他们,保护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定。
但是现在的政策,现在的策略却是废弃道德。而动用武力骑兵去讨伐匈奴,以至于驻军守边,必须要防备匈奴,让军队在野外接受日晒雨淋,长久困在那里,支撑在那里。后面后面就必须要有庞大的粮食转运的系统,一直不断的无法休息,这使得边境上的事主在外面挨饿受冻,所以叫做边境之事,饥寒于外。这其实不是文学说的,前面是三弘扬,先怪文学说你们这种态度,国家朝廷没有足够的钱可照顾这些战士,让这些战士在外面挨饿受冻。这个时候文学反唇相讥,意思是说怎么会是我们依照我们的策略,根本就不需要让这些氏族在那里被编,而且还不只是边境之时饥寒于外,另外百姓劳苦于内,内地百姓也受苦受到剥削。
利盐铁使张俪官以己之非常彻夜建立这些盐铁官营制度,开始设置主管财力的官员来供给边防费用,这并不是好策略。这时候文学说话也没那么客气了,话里面就带刺了。因为什么叫做史张立冠以己之这个利官两个字,就是主管财力之官。那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指说去负责盐、铁、军属了这些官员。可是这些官员他们的最上层的主管不是其他人,就是御史大夫桑弘羊。所以已经攻击了桑弘羊,说就是设置你们这些人,让你们在这里管这些事。结果呢,越管朝廷越穷,越管国家越糟,这是不对的。因此我们认为帕之为变也,废除这些才是适宜的。
一来文学是以古者过去历史传统作为他们的论据,后来他们又提高了论辩的层级。再讲到底国家应该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三个也就正面的对应。他也讲骨之立国家者好,你要讲国家,要讲古代,古代建立国家是怎么样?要开辟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的途径,要促进货物交流以互通有无,要设立集市来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要招徕四方的市民,汇聚各种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