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史-05大禹治水与丢卡利翁洪水故事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关于洪水的传说。非常巧的是在文明时代早期,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就比如咱们中国有大禹治水,古代希腊有丢卡利翁洪水故事。不过这两者之间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
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史-05大禹治水与丢卡利翁洪水故事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关于洪水的传说。非常巧的是在文明时代早期,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就比如咱们中国有大禹治水,古代希腊有丢卡利翁洪水故事。不过这两者之间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
我们先来讲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传在尧是首领的时候,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无边无际的洪水淹没了村庄,淹没了庄稼,水坏了,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很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生活的家园逃难。于是瑶任命了一个名叫鲧的人来治理水患。鲧的方法简单粗暴,就一个字堵。哪里的水要漫出来了,就在哪里修筑堤坝,给堵住,就跟打地鼠差不多。结果可想而知,洪水怎么堵也堵不过来,反而是越淹越高。整整九年了,滚都没能治理好洪水。这时候衮的儿子雨已经长大了。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语不仅对洪水非常的了解,而且能力还非常强,于是大家都推举他继续治水。
禹接受任务以后,带领助手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四处考察治水的方案。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失败的教训,发明了一种新的治水方法,概括起来也是一个字书,就是不跟洪水正面硬刚了,改成疏通水道,让水不再四处蔓延,顺着河道东流入海。你听听这任务量是不是比毒水可大多了。所以说禹治水非常辛苦,他一直和人民一起开挖河道运送泥沙。在这段时间里与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是他都咬咬牙狠下心来,没有走进去,错过了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不是因为与铁石心肠,实在是因为洪水泛滥时间太长了,人民深受其苦,于想尽早治理好洪水,所以就争分夺秒的工作,在人民的苦难面前选择牺牲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对自己小家的照顾。这种精神就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传承和传送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禹治水的时候,不仅踏实苦干,还发挥智慧,巧干快干。比如在一个叫龙山的地方,黄河水被陡峭的山峰挡住了去路,水患不断与查看了周围的地形,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疏通,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山凿开一个口子。你想一想在人类刚开始的时候,工序都非常的原始,要凿开一座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大禹并没有蛮干,他决定只在山比较低的地方凿开一个不是很宽的口子,让水流出去,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后来龙山这个地方水势比较急,在出水的缺口那里激起浪花,从上游顺水而下的鱼儿到了这里,顺着浪花游过缺口,看起来就像是跳过去的一样。这个现象后来就成了谚语,鲤鱼跳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