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兴衰录:读古罗马经典-09避苦不等于享乐主义丨卢克莱修《物性论》3
我们今天继续来介绍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著作物性论。我们今天读悟性论不是只读卢克莱修,也是通过卢克莱修来了解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观念。
帝国兴衰录:读古罗马经典-09避苦不等于享乐主义丨卢克莱修《物性论》3
我们今天继续来介绍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著作物性论。我们今天读悟性论不是只读卢克莱修,也是通过卢克莱修来了解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观念。
对于我们今天每个人都会面对关切的什么是快乐、痛苦,又应该怎么看待死亡?伊壁鸠鲁哲学都能给今天的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快乐这件事情上,今天的人们有一种越是痛苦越要寻欢作乐的倾向,把快乐当作对人生痛苦的某种补偿或者补救。人生越是痛苦,就越是要报复性的寻欢作乐,好像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就不会那么痛苦。这也就是我们时下的一种流行观念。既然人生苦短,那就必须及时行乐,活着不享受,死了什么都吃了。
那伊壁鸠鲁是怎么看待痛苦和快乐之间的关系的呢?在之前的两集我们都有提到,伊壁鸠鲁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悟性论里的伊壁鸠鲁主义专门区分了肉体和精神的快乐,其中哲学是精神的、心灵的快乐,也是快乐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伊壁鸠鲁特别强调友谊的原因,因为只有在真正的朋友关系中,哲学讨论才有可能,也才能拥有通过解惑获得心灵平静的快乐。
在卢克莱修看来,伊壁鸠鲁主义的快乐观是这样的,没有身体或心灵的痛苦即为快乐,不痛苦也就是快乐。这是从快乐的反面来理解和界定的。这样的方式简化了对快乐的理解,不需要抽象的去对快乐做深入的解释。
伊壁鸠鲁主义的苦乐观认为,苦和乐之间没有可以转换的中间地带,苦里面加了一点,不会变成不。不要快乐就得去除痛苦,而不是加一点快乐进去,痛苦就消失了。去除痛苦不是灯红酒绿、及时行乐,而是消除身体上的痛苦,以及免除精神上的煎熬和焦虑,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建议要有清醒的思考,或者慎思明辨,也就是不断加深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具体怎么消除呢?比如说如果我们懂得了宇宙的物理法则,我们就不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信念而恐惧。比如诸神的惩罚,死后世界的恐怖,还有其他各种只存在于我们想象当中的虚妄的想法。卢克莱修非常强调这一点,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则更是用卢克莱修来证明他们自己的观点,认为迷X和幸福刚好在相反的两端。
对伊壁鸠鲁来说,慎思明辨还包括认识自我,更恰当的说是认识欲望。我们为什么会渴求某些事物呢?短暂的满足会不会被长时间的痛苦所抵消?我们何以选择自制来避开某种机会,却去追逐另外的机会呢?是什么在驱使我们向前?我们又为什么会这样做?伊壁鸠鲁认为,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在回答这些问题上追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