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幸福心理课-34当代“丧偶式教育”
今天我给大家主讲的内容是第五章第三十四节当代丧偶式教育。在上一节结束的时候,我也提到了丧偶式的教育。那么丧偶加个引号就证明没丧,他还在,但是也是丧偶式教育,为什么呢?
我们先从这个概念来谈起,什么是丧偶式的教育?丧偶式的教育它就是指父母一方在孩子的教育中严重的缺席严重的缺席。专家介绍,这将直接对孩子身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长期缺乏父亲陪伴的孩子与健康家庭的孩子相比,会出现自信不足、胆小、意志力薄弱等等特征。大家注意到了,我专门复制了一句话,专家介绍什么什么的,大家注意到没一?提到这块儿,好像说的都是父亲陪伴的缺失。
我们新时代一直在做,每一年的父亲节的专场,就号召大批的男人们走进我们的课程。我们也是看到了这种现象,而且我们还专门派出我们的课程顾问,包括和媒体的记者进行协作,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去做采访。我们采集到了大量的一线的信息。父亲的缺失比母亲的缺失更严重,这种丧偶式的教育,大家通过这个图片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
本来是一家三口从影子当中能看到,但是我们在画面中只看到了妈妈带着孩子,那么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这都不用我去解释,他一定是会出现问题的,但是父亲这个时候,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听课的话,你能认识到你的缺席是对孩子有致命性的影响吗?大部分的男人们,大部分父亲们我去了解过,他们心里清楚,但是他做不到。有很多做不到的这样那样的一些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但这都不重要,重要是我们看到的往往就是妈妈带着孩子,这一点非常不好,有三种这样的情景。
第一种是什么呢?父亲就不在,我们看这个图片也是这样的,父亲就不在长期不去陪伴孩子,不去陪伴家人。父亲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听的词叫事业心强对吧?但是真正一个事业心强的成功的男人,衡量他的第一标准就是家庭的完整与幸福,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不是说你事业上多优秀,你就是优秀了。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就是事业的成功,无论有多成功,也弥补不了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我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过,所以呢,这种情况呢,就是父亲纯粹就是缺失的,直接缺席掉了。
第二种是什么呢?第二种是在如不在,就是你在的话好像就是跟不在一样,是冷漠的、隔离的,没有关注的,就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的,也不怎么参与这样的家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