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火星-17响“火星宇航员”集结号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人类的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是一场划时代的航天极限之旅。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第一位火星宇航员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终于迈出人类登陆火星的第一步。这一刻他的名字和容貌将和加加林、阿姆斯特朗一样被历史所铭记。你知道吗?
各国招募宇航员的条件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大多都来自航天部门,或是拥有丰富的高速战机或喷气式飞机的驾驶经验。在我们国家招募男性预备航天员时,就明确规定申请人需驾驶歼击机、强击机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身高1米60到1米72,体重55到70千克,最近三年体检为甲级。可以说入选的预备宇航员已经是人类中的精英了。而从这些超级精英中再筛选出火星宇航员,这个选拔过程又被称为一中选一的魔鬼竞赛。同学换做是你,你敢接受这份挑战吗?先别急着回答我的问题,此刻你可以设想自己是一位幸运入选的预备宇航员。
在航天培训中心最初的一年是理论学习阶段,你需要学完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全部理论知识,涵盖了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外语和心理学等三十多门学科。同时,想要成功执行火星任务,必须掌握深度的火星知识。曾经,阿姆斯特朗在执行阿波罗11号任务时,发现登月舱的实际着陆点将是一个布满鳞峋石块的撞击坑,于是他紧急手动修正,否则一旦着陆失败,可就再也回不到地球了。所以,掌握更多的理论与技术,永远是你在星际旅行中幸运存活的关键。
在完成一年的理论学习后,如果没有被淘汰,你将幸运的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你将学会熟练的操作、维修、检测、回传,熟悉舱内上百个按钮和上千条飞行程序指令,在飞船模拟器内完成全部航天专业技术课程的操作训练部分。在这一训练阶段最为艰苦的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他是为确保宇航员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航天环境而量身定制的针对性训练,同时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向人类的承受极限发起挑战。
在中国宇航员训练中心,像这款半径8米的载人离心机,正以时速100公里做高速旋转运动,模拟飞船发射或降落时因巨大的加速度带来的最大8G的超重过载现象。现在,他正训练宇航员以正确的呼吸对抗动作来提升超重耐力。训练中,宇航员感觉身体从头到脚、从前胸到后背都像压着几百斤重的巨石。极有富就是规矩。当承受不住痛苦时,你可以按下手边的红色按钮,呼叫停止训练,但至今没有任何一位中国预备宇航员使用过这个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