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读-30《桃花源记》详解篇下
上一讲咱们说到渔夫进入了桃花源,看到了一片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咱们赶快看第三段。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闲来问讯。村里人发现了渔夫,非常吃惊,问他从哪里来,渔夫详细回答了自己的经历。然后村里人又邀请渔夫到家里做客,端出美酒杀鸡做菜找来的。这时候大家伙听说来了个外人,全都跑过来打听消息,具答之的去是详细的意思,便邀还家。那个邀是通假字,其实是邀请的,邀来问问讯的是全都的意思。前面说了,桃花源里人的服装跟外边人一模一样,那他们为啥认出来渔夫是外人了呢?这说明桃花源是个熟人社会,大家都互相认识,所以来了个外人格外显眼。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设酒杀鸡。农村里没有山珍海味可以招待客人,能拿出鸡和酒就已经是很丰盛了。唐朝的孟浩然有首诗叫过故人庄,到了乡村里,朋友怎么招待呢?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拿出鸡和黄米饭来招待朋友。宋朝的陆游也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的季节,村里人才能拿出来鸡和酒来招待客人。就算到了今天去农家乐吃饭,也总是离不开一道地锅鸡。所以这个鸡就代表农民有肉吃,日子过得很不错。
那么村里人打听了渔夫的消息,他们自己又是什么情况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一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他们说自己的祖先是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再也不出去。问起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都不知道,更别说魏晋了。渔夫从头到尾给他们讲了一遍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村里人听了,一个个叹息不已。
妻子一人需要解释一下,一人就是乡里乡亲。妻子啊,可不同于今天说的妻子。古时候妻子是两个词,妻是今天说的妻子,老婆子是儿女,所以率妻子就是拖家带口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咱们听了上下5000年的历史课,一个个很兴奋,觉得很涨知识,而桃花源里的人听了却叹息不已呢?古代的历史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乱的时代不必再提,人们连儿女都互相拿出来交换吃掉,那不是人过的日子。而魏晋时期啊,又是黑暗中的黑暗,从东汉末年的三国到西晋、东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大一统之前,足足乱了400年。可就算是所谓的盛世,底层老百姓的日子也说不上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