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读-14《六国论》:议论文要怎么写
今天我们要讲的六国论,看标题就知道,他主要说的是战国的齐楚燕,赵韩魏之六国为什么会被秦国灭亡?这个题目在北宋。请加微信19008522进课程分享群。
微信19008522,共有三位古文名家都写过。说来也巧,这三位作者还都是一家人,他们就是唐宋八大家里的三苏父子苏洵、苏轼和苏辙。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选的六国论出自父亲老苏苏洵的手笔。而咱们今天要讲的这篇六国论是弟弟小苏苏辙的作品。最后哥哥大苏苏轼照说他的文学才华是父子仨里头最高的,可是他写的六国论名气却比不上老爹和弟弟,所以一般人读到的机会就不太多。当然今天的主角还是苏辙,咱们以苏辙的六国论为中心,来看看古人怎么写好议论文。
之前讲过天下文章一大抄,咱们捋一下六国论的观点来源,其实可以追到上一篇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虽然主要讲的是秦朝灭亡的事,但稍带了一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这就突破了从前文章的定式。从前的文章像著名的贾谊、过秦论,都是总结秦朝覆灭的经验教训,至于六国怎么亡的,反正就是打不过秦国呗,都没有深究其中的道理。杜牧打破了一丁点儿定势,到了三苏就彻底转换了角度。秦朝的失败讨论了太多了,咱们来谈一谈六国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这个角度就非常新颖。苏洵的六国论提出的观点是,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打仗不行,而是向秦国执行割地求和的投降外交,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敌人越来越强大,自己越来越弱小,这哪有不灭亡的道理。
苏洵不仅文章论点让人耳目一新,更主要还结合了宋朝当时的实际危机。宋朝在军事上打不过北方的辽和西夏,每年像交保护费一样,给辽河、西夏送去大量的金箔财物,花钱买和平,甚至还割让边境土地。苏洵的六国论明着是说六国灭亡之道,实际是为宋朝敲响警钟。
唐宋的古文运动最强调写文章要文以载道,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这些要求苏洵的六国论都满足,而且立意新颖,说出了前人没有讲过的观点。因此老苏的六国论受到后人推崇,直到今天还被选进语文课本,的确是实至名归。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第一个夸女人像花的人是天才,而第二个就是蠢材。老苏打破了定式,啊,到了儿子这儿又成了新的定式。六国论这个题目老爸写过了,儿子得怎么再创新呢?当然,对苏轼和苏辙这两位文坛小天才来说,这并非是难事。但从后世对三篇六国论的反响来看,苏轼似乎小小的翻了一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