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朝花夕拾》-13《父亲的病》害人的庸医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整个故事的脉络。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3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父亲的病这篇文章,看看中医如何给鲁迅的父亲治病的。鲁迅先生身为家里的长子,他担负起给父亲治病的责任,于是先后找来了两位名医,当然这名医是所谓的一位是姚之轩,一位是陈联合。后来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愧疚和思念,写了父亲的病这篇文章。
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这样写道,大概在十多年前,S城曾经盛传一个名医的故事,这个名医就是姚知轩,他的脸又圆又胖。当时他的出诊费用是1.4块钱,特别出诊的费用是十块钱。如果是晚上出诊或者出城给人治病,那么费用就要加倍了。有一天晚上,S城外有一户人家的女儿生了疾病,有人去请姚志轩出诊,可是这个人说少了100块钱,我不去去请他的人没办法,只好答应给他100块钱,没成想到了那户人家,他马马虎虎的看了看,给开了药,随便说了一句不要紧的,拿了钱拍拍PP就走人了。大家伙瞧瞧,哪有这样看病的,我们都知道是病急乱投医,那户人家也没办法,毕竟这个医生在城里有一些名气,所以看女孩子的病没好,第二天又去请姚志轩了。于是鲁迅先生继续在文中写道,虽然姚志轩医生已经发现这一家的女儿已经没有脉搏了,但是他还是故作镇定的说,这病,哼,我明白了。
他从容地拿起笔,就在药方纸上写了这么几个字,我不知道,愿意支付100块钱。可是病人家属一听就不明白了,就问,说,医生啊,难道我家孩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需要加重药量吗?这姚志轩在心里一合计,这是嫌赔的钱少。因为他知道自己看错病了,开口说需要加重,于是大笔一挥,又在药方纸上写,我姚志轩愿意再支付100块钱。就这样,姚志轩大摇大摆的走出这户人家,没治好人家病,拿点钱来敷衍了事,病人家属无奈地收下钱,但是姚志轩并没有因为这件破事败坏了名声。
鲁迅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说我为了父亲的病,和这个人周旋了两年的时间,他每隔一天就会来我家一趟,出诊费也是1.4块钱。而且这个人为了显示自己医术高明,会故意找一些特殊的的药,比如要用芦根和经过三年秋霜的甘蔗。好在这些药我也找到了,可是啊,父亲吃药吃了两年多,水肿并没有好转。鲁迅先生说,我对姚志轩开的药也渐渐失去了信任,采药的性质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