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做心理咨询-20视野:从超越个体的角度看心理咨询
这是这门课的最后一讲。从开头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回应了在真实咨询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在课程最后,我想谈一个貌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来访者做心理咨询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奇特,来访者做心理咨询,当然是因为他遇到了问题想改变。但是真的只是这样吗?
我们再多想一想,假设有一对夫妻吵架,谁做一点让步都会让争吵停止,那偏偏两个人互不相让,请问谁需要改变呢?你说那就看谁来做咨询。但是这样也有点不公平。如果是妻子找你做咨询,他会说我丈夫也有问题,为什么他不改就要我改呢?你怎么解释?你说对不起,因为是你来做心理咨询,你就要做出改变。这句话在技术上是成立的。
可这样一说,心理咨询的意义在哪儿呢?好像接受心理咨询就代表着主动承认了我有问题,我认输,我要做出让步,这样的改变难道不是一种退缩吗?其实夫妻的矛盾很容易解释,你可以说你没有问题,你丈夫也没有问题是你们的关系出了问题,改变从你开始,从他开始,这都行。你做咨询就代表你先迈出了改变的一步。
这样这个咨询就赋予了超出个体的意义,来咨询的不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而是一个有力量的率先推动这段关系做出改变的人我现在谈的是一种看待心理咨询的事,视野。别看我们只面对来访者一个人,我们的眼睛要看到他之外还有更多人的存在,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的理解他为什么来做咨询,谁需要通过咨询发生改变,以及最重要的怎么变,他可以自己改变,也可以想办法改变她的丈夫,甚至他可以结束婚姻,这也是一种改变,你可能会说刚才这个例子恰好是说到了夫妻关系,那如果来访者就是解决自己一个人的问题呢?我想告诉你,就算是这样做咨询也不是他自己的事儿,和谁有关呢?我给你补充四个视角,家庭的视角、社会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和时间的视角。
我们先从家庭的视角理解心理咨询,现代心理学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把个人的问题跟家庭建立了关系。他的问题也许来自原生家庭,也许来自现在的家庭。所以心理咨询表面上是在面对一个人,实际上呢,他在参与一家人的互动。比如说一个来访者说他脾气不好,你一问以前他爸爸也是这样,那你给他做咨询就不只是在解决他一个人的问题。这个心理咨询就像是一个铁路的扳道工要把他的人生从深受家庭影响的轨道切换到他自己的轨道上。在不知不觉当中,你做的咨询就成了他家庭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