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12反思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哪些知识储备上的局限在阻碍我们达到更高的思考自由度。这恰好回到了我们课程最开始讨论的那件事儿,阻碍我们自由思考的局限有两种思维方式本身的局限和知识面局限。所以常见的两种知识面局限分别来自于时代和格局,我们分别讲一讲。
先说时代局限。我们的思考框架里有一些信念是有强烈的时代烙印的,这些信念在当下,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可能适用,但放到其他时代背景下就未必了。比如我身边的父辈50后、60后,他们普遍爱囤东西,还不单单说是买米买油,也买买一大堆旧东西也囤穿不下来的衣服、不搭配的旧家具、空的矿泉水瓶、吃不完的剩菜。而80后到00后的年轻人其实不太能理解这件事儿,我们都觉得用完就扔,需要了再买不就行了吗?
父辈们爱囤东西,是因为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大多是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里度过的。他们在成长时期形成的一个信念是,物质是匮乏的东西,要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跟心理学里的补偿这种防御机制很像。而比他们年轻30岁的人,他们的年少时期赶上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一直是一条飞速增长的向上曲线。能买到的消费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还越来越好。所以我们没法理解物质匮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我们跳出来结合时代去理解这个问题,你可能就不会再吃不吃剩菜这种具体事情上跟父辈不愉快了。
你可能还能意识到,经历了匮乏时代,拥有囤积和补偿心态的父辈们,为整个中国经济还做了一个特别伟大的贡献,这就是让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超级高,使得我们国家有足够的资本去扩大实体产业,但是从2011年起,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开始逐步回落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一方面父辈们开始享受国家的社保机制,一方面我们这群心里有足够物质安全感的80后、90后们成为了社会的主要收入人群。你看,当我们能够去理解时代局限的时候,就可以更平和的理解老一辈人认为应该囤东西这个判断。
在2014年以前,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守则有一条规定叫见义勇为,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一条对青少年的要求被删除了。为什么?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向前走,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小孩儿面对成年人是没有对抗力的。加上我们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青少年去见义勇为,社会成本太高了。
再举个例子,今天你再去实体超市,比如沃尔玛,就会发现沃尔玛在减少人工收银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