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寻自我-09自我视角:如何做出你的选择?
前面我们讲了两种选择的标准,也讲了决定选择的核心要素,保护性价值观。也许你会问,怎么才能把这些融入我所面临的选择呢?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我整理选择的思路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寻自我-09自我视角:如何做出你的选择?
前面我们讲了两种选择的标准,也讲了决定选择的核心要素,保护性价值观。也许你会问,怎么才能把这些融入我所面临的选择呢?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我整理选择的思路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我先来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来访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经历过很多次失败,研究生考了几次才考过,毕业以后找工作也不太顺利,他一直想到律师,考了司法考试,第一次没考过,第二次还是没考过当他第三次去考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劝他不要考了,脚踏实地一点。他很焦虑,问我该坚持还是该放弃,我理解他的焦虑。虽然我们总说不要害怕失败,可是在现实里失败就是很可怕的东西,它会带来心理上的疼痛。你经历的失败不会完全过去,而会不停的提醒你,你不够好,你在追求自己配不上的东西,这会变成焦虑的来源。
听完他讲,我没有直接给他答案,而是问他假如放弃了以后你准备怎么过呢?他说放弃了以后我就不用看书了,每天早早回家跟我妈一起看电视剧。我问,那你喜欢那个自己吗?他说我不喜欢。其实我试过,过了一星期就觉得无聊了。相比之下我倒是更喜欢准备考试的自己,虽然焦虑,但至少有希望和活力。我说那就去追求那个你喜欢的自己。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考上,可是有时候希望和活力本这就是回报。通过把目光从结果移开去追求喜欢的那个自己,他慢慢的从焦虑中摆脱了出来。
在这个例子里,我没有帮他分析坚持和放弃的利弊得失,我没有用,你一定可以考上来激励他。我说的是一个更近的思路,坚持还是放弃,他背后有两个不一样的自己,这是一种选择的思路。我们能不能根据选项背后不同的自己来做选择呢?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总是想去看清现实的利弊得失。有时候现实的利弊得失是容易看见的,可是我们忘了,几乎每一个选项背后都有一个可能的自我,他们在不停的对你喊选我选我,而在某一些特定的选择中,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如果你选择了,他就有机会把这个自我带到现实中来。如果你不选择这个自我,他就会跟很多其他可能的自我一样消失不见。所以如果你喜欢某一个自己,你就需要放大他的声音,甚至为他代言,而不是压低他,劝服他。
当然,即使你做出了选择,这也只是开始。自我的形成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