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家庭教育课-25青少年期|对于人性教育,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重视?
成绩好的孩子未必就懂事。我们都希望把子女培养成学识渊博、智力超群的人,但是李老师却认为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先听听李老师的观点,人性的教育重于智力的教育。所以什么叫人性?我说人性的核心,我们要知道自然属性就是吃喝拉撒。但是在养育过程当中,当他形成情感,这人才有人性。一个人有情感就有人性,他的情感越丰富,他的人性就越丰满,他尚存人性,就上有情感。所以讲犯罪心理来谈这个人性的话题,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人的情感发展其实是有当面,越来越大了。
我们一般而言,最初的情感是一对一的,就对抚养人再大一点,他就开始扩展了亲情,就是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整个家庭他明白了这都是我的亲人。再大点他开始出去有好朋友了,幼儿园的朋友、同学的朋友啊,那么他朋友越多,他就越快的去幼儿园出门。再大一点,小学后期他就开始发育叫同性别的朋友。我们知道在小学和初中的前期,我们孩子都有最好的同性别的伙伴,所以情感越丰富,它实际上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情感最好?当他同性别之后是异性别,16岁之后异异性异性别之后是什么呢?异性别之后他有家了,他有上还有下,他可是要管两代人的,尤其有一个吃喝拉撒都需要他的主,就是孩子们。所以这个人开始有一种担当和承担了,这个时候他要爱妻子,要爱父母,还要爱孩子。因为生活的艰辛,很多人明白了当自己经历过艰辛的时候,他看别人可能就会有一份同情。因此当一个人出现对陌生人的生活艰难的理解、同情和慈爱的时候,我们讲的善良帮助他们,这个情感就发展到了博爱。
博爱是什么?博爱是对陌生人,对不认识的人也能有一份同情的心和师出联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情感的丰满,他的人性就越丰满。我们知道伟大的人物都有伟大的情怀,为什么?因为他的情感已经不简简单单的儿女的关系,他他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以在谈到这个人性的教育重于制度的教育,我们就明白了孩子长大过程当中,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比那个光有智力没有情感哪个更重要。这是我讲的第三个理念,我们一定要在孩子情感教育方面下功夫。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今天的这节课李老师提醒我们,培养孩子的情谊远比培养孩子智力重要。家庭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在早期就重视孩子的人性,养育孩子长大以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情有义、无私博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