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20世纪中国小说-01官场现形记1
官场先生记讲了几十个故事,看上去纷乱繁琐,说到底就是在分析官场里的流通规律。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捐官文化,只有到了清代才变成了合法的制度。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这就是贪腐的现代定义。小说里没有这个定义,但是全篇小说都是这个定义的无数例证。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20世纪中国小说,我是子子。今天是第四期,上一期已经说了晚清四大类型的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公案、谴责小说Z治科幻。他对后来100年中国小说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第三种谴责小说。一般学界认为晚清四大名著李伯元官场先行记吴建仁20世纪目睹之怪现状征服聂海花和刘二老残游记,在某种程度上都被归为谴责小说。
我们现在先读其中一部,观察现行记李伯元,别号南亭亭长。1867到1906去世的时候才40岁。但是在20世纪初期的这个小说界,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我们对他的遗产会发现以前还注意的不够。
李伯元的祖父伯父什么都是科举出身的官员,所以家里有一点官场的背行。他虽然少年有才,但只考上秀才,没有中举。这个师徒师傅就进不了官场了,对他后来的创作就有很大的影响。
1897年30岁的李博渊来到上海创办了一个叫指南报,后来改办成叫游戏报,这都是中国最早的小报,其实你有的就像杂志的形式,就改为繁华报,还受了商务印书馆自聘,去编一个杂志叫绣像小说。这些都是20世纪中国小说最早期的阵地,它的依靠的就是租界的环境和现代印刷工业的兴起。李伯元的小说,对清代的官场做了全面的嘲讽和批判。这个游戏报上的嬉笑怒骂文章,虽然都是写给小市民看的出出气,但正像鲁迅所说的,命意在于匡世,他的动机还是在于拯救这个世界。写官场现行记的时候,这个李伯元住在上海的饶河路,这个附近很多又鸟,所以这作家就在门口挂一个对联儿,老骥伏枥,流莺比邻,我这个老马在这里旁边都是这种刘英。所以这个简单概括就是一个职业文人哪笔根为生产量,很多劳累过度,40岁的去世。
我们今天查百度,官场这个词儿,好奇,这个词儿哪来的呢?其实古代就有了杜牧冬至日记,小侄阿姨师,就有所谓朝廷用文字大开官职场,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不过记住,杜牧讲的官职场是一个中性概念,跟现在一般人讲的官场不大一样。大概就像我们今天讲的职场,职场就是一个职场打拼,什么杜拉拉,什么升职记,这是一个中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