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成语课-28滥竽充数
今天我要给你讲成语,叫滥竽充数。烂是泛滥的滥在古汉语里是虚假的意思。有的同学会写成破烂那个烂破烂儿滥竽充数,这是错的。于是什么呢?是用来吹的一种乐器。烂鱼就是假装吹竽的人,那不是一个烂掉了的鱼,所以一定得记住是泛滥的滥充数儿就是凑数。
传说有一个国君,他喜欢听整个乐队一块儿吹这个鱼,大伙呜呜呜呜吹很热闹。结果有个叫南郭先生的骗子,他不会吹竽,也要混进去,假装吹来。那个老国君去世了,新国君口味不太一样,他不喜欢听大伙一块儿呜呜吹,他喜欢听独奏,就是一个人给他吹。那骗子一看,那没办法跑吧,那跑了。
这个就是滥竽充数的故事,这个故事我相信你听过,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小故事的主角背后有变法的一个大历史背景。战国的早期是一个改革Z治和经济,也就是一个变法的时代。大家都想通过变法增强自己国家的实力,韩国国君也想找个人才帮他变法。强调一下,这个韩国不是现在有一喜欢吃泡菜那个韩国。
咱们这个故事里说的,韩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当时有那么一个小官叫申不害,后人一般把它叫身子。身子的特点是满脑子鬼点子特别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总能想到一个花招或者阴谋去解决这个问题。韩国国君就觉得这个身子你看主意多是个人才,就让他当宰相了。有一次他就问孙子了,说,我也想变法,我该怎么做呢?身子会什么呢?他会耍花招。所以他就说了,我教您一些技巧,您用这些技巧可以让大家以为您什么都知道,都害怕,您就会乖乖的听您指挥了。
说着这个身子眼珠一转马上就有主意了。他小声告诉韩国国君啥主意呢?就是先偷偷派人去打探消息,再让国君在大臣面前假装是推理出来的,假装出很厉害的样子。大臣们果然都被唬住了,一个个都在想,我们国君太厉害了,什么都能猜中,简直是个名侦探,我可不敢不听他的了。就像这样的小阴谋,国君学了十好几个,在大臣中间树立了无所不知的这么个形象,那他的命令也确实就更容易推行了。
根据韩非子的记载,也就是这个冒牌名侦探国君把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给吓跑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现在有了俩意思,一个是原来的意思,说一个人没啥真本事,却硬要冒充有本事的人。另一个是后来的引申意,那个意思是啥呢?就是说把坏东西混到好东西里边儿。比如说我去买苹果,结果老板想滥竽充数,偷着塞俩烂苹果一起称重,好在被我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