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转折看中国史-26Y片战争社会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鸦P战争。鸦P战争你肯定很熟悉,而这一期我们主要来说鸦P战争里面一个很小的事件,三元里抗英。
为啥说三元里抗英是个小事件呢?因为在这场战争中,英军的损失并不大,甚至英军司令都没有向国内报告这件事情。可是这件事对中国来说意义却非常的重大,忘记了说他是中英开战以来第一场可以说是中方胜利的战斗,极大的鼓舞了中方的士气。望远了说三元里抗英开启了广东地方的团练运动,而这个运动影响了整个晚清的政局,所以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三元里抗英这件小事儿都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先说说中国方面的局势。1841年5月30号,广州三元里和各乡的数千农民手持武器包围了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而且将出击的英军引诱到了附近农村的某个地点。然后埋伏的七八千群众突然冲出来。请加微信5366937,想要获取更多课程,加微信5366937进分享。正好天气大变,风雨交加,大雨倾盆,英军的H药被淋湿了,枪也打不响,广大农民群众手持刀茅勇猛追杀,逼得侵略者撤回了炮台。这就是历史课本上讲述的三元里抗英。
鸦P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表面上看起来是中英两国的交战,但事实上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对北京的朝廷造成震动,它只是改变了广州附近的力量对比。因为天高皇帝远,对外贸易占清朝财政收入的比例也不大,所以广州一直不是朝廷关注的重心。广东人其实也一直不太指望朝廷来保护他们,他们比较习惯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所以在朝廷的军队和英国人对抗失败之后,三元里抗英让广州附近的这些绅士看到了民众的力量,也看到一种可能,就是民间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来保卫生命和财产,这种民间自己的武装被称为团练,那这个团练运动最后影响到了整个的晚清政局。
三元里抗英确实改变了广州附近的Z治局势,民间的力量迅速壮大。比如南海县和番禺县的考生,他们可以指责广州Z府,最终是逼迫广州知府辞职,从此朝廷又不断的更换广州的官员。
而广州的绅士、商人和民众则一直在摸索怎么凝聚和壮大自己的力量,来跟朝廷和洋人这两个势力对抗。比如第一次鸦P战争之后,清朝和英国在1842年8月底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广州应该向英国的商民和家眷开放。在此前的200年,英国的商人和家眷不能进入广州,他们只能停留在城外的一片区域等着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