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转折看中国史-06汉匈和战谁制定了共存的模式
这讲我们来谈一谈汉朝和匈奴在西汉的初期,他们是怎么对付彼此。我问你在汉武帝之前最困扰汉朝的大患是什么?对,就是匈奴。秦朝凭借野蛮人的优势统一了天下,又失去了天下,而汉朝代替了秦朝。但是刚成立的汉朝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野蛮人,那就是北边的匈奴。
30个转折看中国史-06汉匈和战谁制定了共存的模式
这讲我们来谈一谈汉朝和匈奴在西汉的初期,他们是怎么对付彼此。我问你在汉武帝之前最困扰汉朝的大患是什么?对,就是匈奴。秦朝凭借野蛮人的优势统一了天下,又失去了天下,而汉朝代替了秦朝。但是刚成立的汉朝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野蛮人,那就是北边的匈奴。
这个时候楚汉相争刚刚结束,汉朝的实力相对是比较弱小的那汉高祖刘邦跟匈奴交战的时候,又小看了匈奴的实力,结果刘邦亲自率领的军队被匈奴包围在了白登城,史称为白登之围。据说后来是采用了陈平的计策,送了一些美女的画像给匈奴的王后。说我们汉朝打算把这些个美女送给匈奴的王,但当时称为单于。结果这王后就醋意大发,最后就劝说单于退兵了,这是一个传说,不一定是真事儿。
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就汉朝在当时面对匈奴弱势是非常的明显的。在汉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的时候匈奴强悍朝弱,有的时候汉朝强匈奴弱,但大体保持了一个战争与和平的平衡。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两边都有牛人出主意。那汉朝这边有人是谁?这个人叫卢静。娄敬给汉高祖献过三条计策,每一条都跟匈奴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说娄静是汉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主导者,这些政策对整个汉朝期间汉匈和战的格局都有深远的影响。
娄静县的三条计策,第一是建都关中,第二是移民关中,第三是与匈奴和亲。为什么要建都关中和移民关中?其实这两个事儿,说起来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让汉朝继承秦国的地理环境。我们讲过,秦国做野蛮人能够胜利,首先就是因为还有关中的地理环境来滋养和磨砺它,那里靠近马场,兵源充足,还有各种各样的地利。那么建都关中,就可以让汉朝也保有秦国这种地利,但是战乱之后,关中地区人口稀少,所以也要从东边大批的移民过来充实关中,这样同时又能够削弱东方的实力,便于汉朝统治。
那为什么说这两条政策跟匈奴有关呢?因为关中地区是紧靠着汉朝和匈奴的边疆的,建都关中也就等于是一只眼睛随时盯着匈奴,如果匈奴入侵的话,汉朝可以随时征集兵马,防止那里的叛乱,而另一只眼睛就防备了匈奴,如果匈奴入侵,汉朝可以随时紧急抵抗,那罗晋县的第三条计策和亲就是完全针对匈奴了,因为汉朝这个时候武力上不如匈奴,又没办法从文化上去融合它,所以只能够利用中原王朝的文化优势地位,把公主嫁给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