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心理学-11行为规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我们在这一课里继续为大家介绍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雷纳德博士,他的新书教育理念的滑坡。
可能在他的新书里他研究发现人类比其他动物拥有更长的童年期12年,而且人类又拥有最长的青春期十年甚至更长。女孩一般在22岁成熟,男孩到25岁才成熟,但是动物早已完成了他们的成年期。人类在这么长的童年期和这么长的青春期里,他主要进行了除了知识以外,更多的是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的教育。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在于人类有文化。那人类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童年期和青春期呢?他在这个期间里他要进行什么样的训练才让他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往往是愿意给孩子过早的和过多的去灌输一些知识,尤其是现成的一些知识。但是发现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会孩子掌握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雷纳德博士他的研究发现,如果这个孩子他在童年期没有掌握足够多的行为规范,他长大了以后,尤其在20年后会严重的影响到他的成功和幸福。
雷纳德博士研究发现,在日本京都长大的儿童同和在瑞士长大的儿童,他们是不一样的行为规范。他们会说不同的语言,遵守不同的行为规则和不同的方式和父母交往。他们吃不同的食品,用餐的方式也不同。日本长大的孩子他会用筷子,而在瑞士长大的孩子会用刀叉,瑞士的儿童可能会学习怎么制作奶酪,在12岁的时候可能会完成奶酪师的某些任务。但在日本京都长大的孩子对奶酪制作一窍不通,但是他会知道一些茶道。
这些差别不是遗传造成的,而是由于不同的文化,由于不同的后天的教育,导致他们的行为和习惯的不同。所以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孩子的文化,孩子的行为规范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需要家长在后天漫长的生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的,而且有意识的去教育出来的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要掌握的技能,除了他的语言、他的交往、他的适应的技能以外,他还需要掌握很多行为规范和良好的习惯。比方说他要学会和小朋友分享,他要做事公正,他不要打人,他要把东西放回原处,他要学会收拾东西,而且不拿别人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