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闪耀的俄罗斯文学-35“我那时与我的人民同在” _ 阿克梅派诗歌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白银时代俄G诗歌的第二个流派,阿克梅派。我们在上一讲讲到布洛克,讲到象征主义的危机。而象征主义的危机客观上就为新的诗歌力量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众星闪耀的俄罗斯文学-35“我那时与我的人民同在” _ 阿克梅派诗歌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白银时代俄G诗歌的第二个流派,阿克梅派。我们在上一讲讲到布洛克,讲到象征主义的危机。而象征主义的危机客观上就为新的诗歌力量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1913年彼得堡的文学艺术刊物阿波罗第一期上发表了诗人古米廖夫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象征主义的遗产和阿克梅主义。这篇宣言式的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宣告了俄G诗歌中间一个新的流派的诞生。阿克梅这词是一个希腊语单词的俄语译音,原意有高峰繁荣等等的含义。古米廖夫以这个词来自我命名,大概既有标新立异的初衷,也想来借这个词所具有的异域特色和古典意味来体现他的创作主张和美学追求。
阿克梅诗派是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反对者登上俄G诗坛的。无论是他们的理论主张,还是他们的创作世界,也的确都体现出了一些与象征主义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倾向。比如说他们反对象征主义的阴柔和朦胧,主张的阳刚和明确。他们反对了象征主义的玄学特征和宗教色彩,主张对事物客观态度和关于对世界的现实精神。同时他还在民族精神和外来文化,文学遗产和时代潮流等等之间,成功的找到了最佳的中庸位置。因此阿克梅派诗人才有如此之大的收获和如此久远的影响。如果说象征派是一个庞杂的诗人群体,那么阿克梅派却阵容精干,为数不多的几位诗人紧密的团结在一个小团体的周围,这个团体名字叫诗人行贿。
阿克梅派的核心就是古米廖夫和他当时的妻子阿赫马托娃,这两个人构成了一家诗歌夫妻店。另外两个最主要的人物就是他们的朋友曼德尔施塔姆和格罗杰斯基。尤其是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斯塔姆,更是对整个20世纪俄语是诗歌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位大诗人。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位诗人来走进阿克梅主义这个白银时代。最重要的,俄G是个流派之一。
安娜阿赫马托娃是阿克梅诗派中间唯一的女性大师,她出生在那黑海岸边的奥德萨城。他的父亲是一个退伍的海军机械工程师,母亲是世袭贵族。不到一岁的时候,他就被带到了彼得堡,住在黄村。16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离异,他随母亲又回到了乌克兰,寄居在那基辅一位亲戚家里面,先后在当地的中学和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学习。
他原来的姓氏是戈连科。当他决定以写诗为职业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对文学抱有偏见,禁止他用家族的姓氏来发表诗,作用他父亲的话来说,以免玷污一个高贵家族的名声。安娜从此就用了他母亲家的姓氏,也就是阿赫玛托娃来说明他的诗作。据说这个姓氏是源自金帐汗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阿赫马特可汗。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是在1465年执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