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课-035抗挫坚韧|如何改善孩子的娇生惯养?你得先明白挫折教育的核心要点
今天的课程想跟大家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娇生惯养和挫折教育。
前段时间自从乐嘉带着四岁的女儿徒步沙漠的新闻出来之后,我也同步发现很多夏令营也出来喊口号了。什么吃苦夏令营、挫折夏令营营生存训练营等等,2到3岁的孩子的不吃苦的素质训练营。细看看一下,玩法也很丰富。比如让孩子光着脚在石头上走路,让孩子在农村里面住上几天,尝一尝自己动手做的饭菜。不管是夏令营还是什么营,大家的口号都是让孩子远离父母,学习劳动和团结合作。所以很多家长都马不停蹄的把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送进去幼儿园放假也给孩子的恒心和毅力补补习。
现在虽然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大部分孩子肯定还是家里人关注的焦点。捧在手心里面怕融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有的东西都是父母能力范围之内能给的最好的。甚至还有各种高价的学习和培养班,不失贵族气质的还不行哦。比如芭蕾舞、体操和钢琴等等。我们的孩子说不娇生惯养都不行,但是我们来讨论一下这种平时娇生惯养,放假就来补习吃苦课的训练方式有用吗?
单靠夏令营就真的可以培养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培养起孩子的毅力和恒心吗?当然我不是说一点作用都没有吗?但是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这个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为这等于是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孩子的长远发展的培养。这一阶段性的活动不可能承载起我们的教育愿景,孩子的体能发展和人格培养,特别是孩子面对吃苦、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也不会因为这一次短暂的毅力训练就被培养出来的。一方面呢,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发育不可能像提高短期记忆力一样,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突击完成。另一方面,孩子只是在各种训练营里面吃吃苦,体验一下生活,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孩子的坚韧力和抗挫折力的。如果你认为送孩子吃吃苦,就等于让孩子学习挫折教育,甚至以吃苦教育来代替挫折教育,这个是模糊的概念,甚至混淆了挫折教育的核心。孩子同样可以在面临真正挫折的时候不知所措,甚至面崩溃。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美国一位同样是妈妈的教育家杰斯卡雷西的挫折教育的理念。他同样也是教育专栏作者之一。我从他的经验和分享里学习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