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人类简史》三部曲-27实验室正在推翻我们的故事
在上一讲里咱们说到了现代社会的头号宗教和主要的意义来源是人文主义。也就是相信人的内心,认为发自内心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最宝贵的东西。可是现代科学对于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内心感受可能并不那么厉害。
精讲《人类简史》三部曲-27实验室正在推翻我们的故事
在上一讲里咱们说到了现代社会的头号宗教和主要的意义来源是人文主义。也就是相信人的内心,认为发自内心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最宝贵的东西。可是现代科学对于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内心感受可能并不那么厉害。
这本书里讲到内心感受有三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内心感受好像并不自由。咱们作为人类,每一个人都有内心世界,会很好理解。但是假如有一天你去外星球,发现了一个机器人的行星,你要给他们解释人类社会,机器人可能就很困惑了。他会跟你说,我不太理解,我们机器人脑子里跑什么程序就讲什么问题,感受和体验都是来自程序的,程序的输入结果相同,输出结果就相同,看不出这事儿有什么特别的。你们人类的内心感受大概不是从程序来的,那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啊人文主义说了半天内心感受有多么重要,但愣是没说这个感受是从哪儿来的这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但如果人其实和机器一样,也是被某种内心程序决定感受,那么这种感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比如说你用计算器算6乘以7就得出42,你不会觉得这个42有什么特殊的。如果有人说这个四十二的意义的来源是人生的最高权威,你肯定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明明是来自更早的6乘以7,而6乘以7还是你手动输入的。42只是运算的一环,没有啥特别的。
同样的道理,你在玩具汽车和玩具飞机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选择了玩具飞机。结果有人告诉你说,你的内心的声音之所以选择了飞机,仅仅是因为昨天正好看到一架飞机从头顶上经过,印象比较深刻而已。如果是下个月来买玩具,你就会选择汽车了。
如果所有的内心声音其实都像六七四十二一样,是外界输入的结果,根本不是你自己选择的。那么这个内心的声音还有什么价值呢?这个就是人文主义现如今面临的头号大问题,它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自由意志问题。如果人类的内心选择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由的那说的有价值就很好理解。如果人的内心声音只不过是外来的回声,根本没有自由,还非要说它有价值,很多人就会觉得很难接受了。这个问题在过去它不是个问题,因为反正人脑是一个黑箱,谁也不知道内心声音是从哪来的。但是现在科学知识大大进步,人类对于大脑的理解越来越深。结果发现人类的心理活动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