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纵横智慧-22雄辩智慧之符言术
今天我们讲鬼谷子的第12篇福言。这个符就是这个符号的符,言是语言的言。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贪欲和私心,已经造就了无数的这种诸侯和皇帝。而作为平民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的君王是一个明君,而不是一个昏君。
那么这问题就来了,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昏君?明君的一个标准是,这就产生了非常多的一些理论,毫无避讳,鬼谷子的这些谋略大多数也是为君王的服务的。那么一个君王他如何能够做到上下一心,一个国家的军队如何做到号令统一,有什么样的标准?我们一看就可以预测一个国家的兴衰。这就是鬼谷子第12篇敷衍所要研究的问题。
我每一次读到了这一篇文章以后,我第一个所联想到的人是谁呢?就是武圣人孙子。因为在这个孙子兵法的开篇史记篇里面就有七忌,也叫七问。通过这七问就可以知道战争的胜负。孙子讲竹鼠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属强士卒孰练赏罚,属名物,以此之胜,服务以。这就是孙子通过这七问就可以了解一个战争的胜负的一个情况。
无独有偶,鬼谷子在他的第12篇的这个附言当中,也有九首也叫九问。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兴亡,通过这个九问就可以了解到,他叫主谓主名、主德、主赏、主问主因主周主公主民主位,这个就是未知的。这个位主明是日月明,这个明主德是道德的德,那么这个主德,也有说是主听听觉得这个听主赏就是赏罚,这个赏主问就是问问题,这个问主因就是,因果原因。这个因主周就是周到周密,这个周主恭是恭敬这个恭。但是后来据考证,这个公是一个储业字,应该是主参加的参谋的参。最后一个主名,这个名是姓名的名。就是有这么九问,也就是说一个君王如果说要能够做到这九问,这就说明君王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鬼谷子用了一种器物来进行比喻,就是像兵符一样怎么契合。因为这个兵符一半在君王,一半在将军手里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敷衍就是一半在于君王,一半在于人民。如果这两者都能够非常好的结合起来的话,那就可以国泰恋爱就是这样子的一篇文章,在历史上引起了非常大的一个争议,就认为这篇文章是一个抄袭之作。鬼谷子,你的这一篇文章不是你写的,是你偷来的,是你抄来的。由于这一篇文章的背景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