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06读游结合|在“行走中阅读”,开拓视野格局
培养阅读习惯并非只能通过阅读书本获得。今天我要推荐一个适合全家人的阅读方式,既快乐又轻松,还能让孩子更加的热爱阅读,那就是在行走中阅读,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06读游结合|在“行走中阅读”,开拓视野格局
培养阅读习惯并非只能通过阅读书本获得。今天我要推荐一个适合全家人的阅读方式,既快乐又轻松,还能让孩子更加的热爱阅读,那就是在行走中阅读,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怎样才能做到在行走中阅读呢?首先将旅行和文学相结合。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经验,在这里可以推荐给大家三个技巧,一是以经典文学中的人物为向导。比如我的文学启蒙书之一是三国演义,最欣赏的三国人物是诸葛亮。当我去过诸葛亮不移十年的卧龙岗和隆中,去过福建蜀道难的剑阁,去过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宝鸡五丈原,去过汉中的诸葛墓和成都的人,对于诸葛亮的理解和感情,绝不是单纯书本上可以得到的。二是通过古诗词为向导。国家新编的2019年语文教材里,小学生要学习的古诗词128篇,增加了87%,初中增加了51%,高考需要背诵的古诗词有六十首,增加到70首。可见,学好古诗词是今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而与旅行结合的学习会给孩子极为有益的帮助。比如我2018年深秋再上庐山,在山下冒雨登上琵琶艇,感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琵琶行的环境与情怀。兴之所至,我也来了诗意,随口吟道,浔阳江头一白翁千年,犹闻琵琶声位高,应知民间苦,知音一曲古今同。上山后,又在雨中去花径寻访白居易故居,诵读他的千古名句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情此景,使我似乎回到了唐代,甚至与诗人同行。
第三个,这个技巧是以经典文学名著中的作家还是故居为相同。比如托尔斯泰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俄G的小说家去俄罗斯旅行的时候,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日程没有文学活动,我却执意要求去了托尔斯泰的女儿在莫斯科的故居,因为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正是创作于此。去圣彼得堡,我也是放弃了多个景点,执意去参观大诗人普希金最后十年的故居,也是他决斗归来去世的地方。去丹麦旅行时,我特意去了奥登塞,寻访安徒生的故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走过的街上久久徘徊。当我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旅行,最难忘的就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同行。所以,读写型紧密结合早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有人可能会问,孩子也可以这样吗?可以,完全可以。毕竟孩子比任何人更需要读写型结合,因为他们每一天都在成长之中,而成长离不开体验。我的女儿从长期担任中国新闻社驻东京记者,几乎走遍了日本各地,也时常到世界各地旅行。他酷爱旅行的习惯就是在中小学时代养成的。女儿的成长受益于读写性的结合,在我们父女俩合著的遇见文学的少年妙不可言一书里有更为充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