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样成长-23在家里如何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
今天这一周我们带来答疑是关于在家里面如何跟孩子好好合作的这是来自homa降妈妈的一个提问。他说萌芽老师都说家里有两个孩子,合作难度指数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2。请问我可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两个孩子呢?整天看他们自己干自己的,也不互相帮忙,会不会最后孩子们都成为只顾着自己的自私的人呢?
汤姆健妈妈,你好。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学校,父母引导孩子学会跟他人合作,这也是孩子在家里需要最早学会的事情之一。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很多合作的机会,其实要帮助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小到生活起居,比如刷牙、洗澡、穿衣服,大到家庭事务,比如做家务、逛超市和收拾玩具等等,都可以变成孩子相互协作的好方法。
我们以逛超市为例来讲解一下这个法则的运用吧。我家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对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就是一次很好的合作训练。我会在去超市之前跟孩子一起列出购物清单,包括我想要购买的以及家里需要购买的东西。为了方便让孩子参与进来,我还会从网上下载一些我想要买的东西的照片,然后打印出来让孩子到时候去超市帮忙着找。如果清单里面有重复购买的东西,我也会让孩子看一下家里的库存,计算一下我们还需要买多少。这个时候孩子也可以罗列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的清单,而且还反过来向我做一个详细的物品介绍。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不仅让孩子参与了采购的过程,还让孩子在采购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决策权。感觉是我们一堆人一起完成了一次任务。等到了超市之后,我会请孩子帮忙找出要买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不太重,我就会让孩子们帮忙把东西放到购物车里面。到了买单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帮忙把购物车里的东西放到收银台里的传送带上,这些都是合作整个过程孩子会显得兴致勃勃的。就这样我们可以把一次购物变成一次非常愉快的团队协作的过程。
如果孩子的年纪更大一些,那么孩子可以参与的部分则会更多。比如孩子协作最终会代替我这个妈妈早期决策的部分。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家庭决策树来帮忙。什么是家庭决策树呢?就是用桦树汁的方式,用树状结构对具体的步骤进行细化,让孩子可以将一系列启发式的问题纳入到合作过程中。借助决策树的逻辑帮助和思维导图,孩子可以一起商量和评估家里到底缺少了什么,以及如何用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去填补家庭的采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