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课-08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三字经中涉及不少日用常识,比如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赐,让我们认识了中国最普遍的6种家养动物。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成的。动物学家结合考古发掘的遗迹、古文字的资料以及古书中的记载,对中国动物的驯化史做了全面的研究。
国学入门课-08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三字经中涉及不少日用常识,比如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赐,让我们认识了中国最普遍的6种家养动物。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成的。动物学家结合考古发掘的遗迹、古文字的资料以及古书中的记载,对中国动物的驯化史做了全面的研究。
在最常见的这六畜之中,马的家话比牛羊等动物要晚。东北地区的居民巴马驯化,一是做拉扯的工具,二是做肉食的来源。现在人吃马肉肯定不是普遍行为,但在古代,马跟牛羊一样,一度也是主要的肉食来源,以至于古人有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叫食马肉而不食马肝,未为不知马胃,意思是你吃马肉不吃马肝,你已经知道马肉的味道了吗?通常我们用这句话来告诫人们不要猎奇,而要用更多的力量来抓住主要的东西。比如你学古诗,我肯定劝你主要要多读李白杜甫这些有定评的历史上的名家名篇。至于现代风行一时的那些写旧诗的作家的作品,我至少不会建议你投入太多的精力。这就可以叫食马肉不食马肝未为,不知马胃。人之初,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刘备驯化被家养的历史只有1万年左右。牛分黄牛、水牛、牦牛等不同种类,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就是驯养牛的氏族,以牛作为图腾。司马迁的史记里说,炎帝人身牛首,就是说它是用牛头或牛角来用作头上的装饰的。羊分绵羊、山羊,一些学者认为,山羊的被驯化早于绵羊,绵羊的被驯化则早于诛。中国人养羊的历史也在8000年以上了,鸡的被驯化被家养要早于鸭,早于娥,在距今五六千年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鸡的骨头,而且遍布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云南等多个地区。
犬,也就是狗的驯化也很早,有些学者认为家狗的祖先起源于狼,这还有不同的意见。在旧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中,就有狗的化石。中国东北以前有个少数民族叫犬戎,犬就是狗,他们是有名的养狗的氏族。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贾荀子在他的书中说,北海,也就是北方蒙古东北地区那一带,有马有狗,都被中原的人拿来驯化,拿来家养了。狗不仅可用来看家,更可用来狩猎,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食,也就是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动物就是猪,不过那是野猪,野猪经过六七千年的驯化饲养,才成为现在的中国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