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历史-19釜底抽薪:叛军!没得吃,看你怎么办?
今天咱们讲三十六计的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这一集有多厉害?这么说,今天的主人公就是用了这么一招,平定了七个国家联合发动的叛乱,他是怎么干的呢?
《三十六计》中的历史-19釜底抽薪:叛军!没得吃,看你怎么办?
今天咱们讲三十六计的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这一集有多厉害?这么说,今天的主人公就是用了这么一招,平定了七个国家联合发动的叛乱,他是怎么干的呢?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以前,咱们先来看一看釜底抽薪是啥意思。府是吃饭那个锅芯,是一种烧火用的柴草,所以釜底抽薪就是说把锅子底下那个柴草给抽掉了。这么一来,这个锅本来好好的,正煮饭,没有柴草了,怎么煮饭?那个火就会迅速的灭掉,那火一灭,锅里那东西它就煮不熟了。
在三十六计里,釜底抽薪的意思就是说在对付强大的敌人的时候,不要采取强攻的办法,而是怎么样避其锋芒。你去打对方能够关系到全局的那个弱点去,就能达到一击制胜的效果。那道理也很明白,可是啥叫关系对方全局的弱点呢?比如说在这个军事战争里头,最典型的就是夺取对方的粮草,因为守卫粮草的那个军队往往比较弱,但是粮草关乎整个军队的命运。
好,明白了釜底抽薪的含义,接下来咱们讲一个釜底抽薪的真实的历史故事。话说在西汉的时候,有一个阶段被叫做文景之治,啥意思呢?就是说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这个时候,国家被治理的非常好,所以叫文景之治。不过虽然这么讲,但是那个时候汉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说汉景帝在位的时候,就经历了一回非常严重的危机,七个诸侯国联合搞叛乱,这个史称叫七国之乱,这七国里头实力最强的是吴国和楚国。
当时吴楚联军一路北上,来到汉朝的另一个诸侯国叫梁国,准备要打梁国。为啥非要打他呢?第一是因为两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第二,因为这梁国的这个国王也不是普通人,他是汉文帝的亲儿子,汉景帝的亲弟弟。当初文帝把他封为梁王,就是想着说有那么一天,万一其他国家要叛乱了,梁国能够抵御住叛军,别让他们继续北上。
好,这一天果然来了,叛军打到梁国来了。那咱们看看汉朝中央是个什么情况?汉景帝一听这个消息就马上行动,他派了最高的军事长官叫周亚夫,让他去击败吴楚联军救援梁国。周亚夫接到命令以后,他琢磨了琢磨,就禀报汉景帝说这个击败吴楚联军,我有办法了,但是可能需要牺牲两国,您看行不行?为啥非要牺牲梁国呢?原来周亚夫知道吴楚联军不仅人多,而且非常的能打仗,汉朝军队很难和他们正面作战。想来想去,目前就一个办法,就是让梁国吸引住吴楚联军。周亚夫自己带着部队深入敌后,切断敌人的粮道,这样就可以征服吴楚联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