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与机器时代-02生活在19世纪
工业G命与机器时代第二笔生活在19世纪。生活在19世纪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这集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先来说说一第二次工业G命时,人们发明了化学染料、人造纤维等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引领了服装生产行业的变化。
就像今天我们通过杂志和网络等了解世界各地的潮流时尚一样,19世纪的人们也会关注当时最流行的穿衣风格。在欧美地区,钱包鼓起来的普通市民开始模仿贵族的穿着。当欧洲男性的服饰逐渐统一为庄重肃穆的黑色礼帽与西服搭配时,欧洲女性的服装款式却日益丰富多彩。当然,富裕和家境一般的女性间差别还是挺大的,后者衣着相对朴素一些,但他们依然会花心思用帽子和首饰来打扮自己。美国西部牛仔们所穿的牛仔服也流行起来。同时,由于当时有大量欧美人生活在亚洲与非洲,所以他们的衣着很快也影响了当地的潮流。在19世纪的上海或埃及亚历山大城的街头,我们会看到穿着传统服饰与西式服装的人走在一起,在这些地方还有一些将两种风格结合起来的新服装款式。
再来说说时。第二次工业G命不仅使电得到广泛应用,也改善了交通运输。人们可以从远方运来各种食物原料,美洲的玉米和糖、中国的茶叶、东南亚地区的大米和水果等,有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家庭的餐桌上。许多新发明也在这时进入厨房,例如烤面包机。
今天,当我们看到卖糖果、饼干这些零食的杂货店时,也许想不到19世纪也有类似的小店。当时的杂货店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茶叶、可可、咖啡、燕麦、葡萄干、蜜饯、蜜糖,还有蜂蜜、面粉、通心粉和大米等。对了,那个时候还能买到罐头,这种食物能够保存更长时间而不变质。
有意思的是,当时有许多中国人搬到了美国,给当地带去了中餐,因为当时到美国的大多是广东人和福建人,所以在美国开的中餐厅也以这两地的菜式为主。聪明勤劳的中餐厅店主也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发明了不少中西风味结合的菜式。当然,西餐和下午茶等西式餐饮也传入亚洲、非洲等。接下来介绍一下他们住在什么样子的房屋里。
随着炼钢等技术的日渐成熟,19世纪的建筑可以朝更大更高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建筑都是多种风格混合的,比如著名的有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国会大厦,泰国的云石寺、新西兰的但尼丁火车站,这被誉为南半球最美火车站。美国国会大厦、墨西哥城主教座堂以及马达加斯加的女王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