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现代名著-31平凡的世界6小说背后的大历史
前面五集我们一直在谈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他们个性鲜明,命运跌宕,确实特别吸引人。不过今天我们会切换个视角,我们借这部小说谈谈他背后的大历史。
平凡的世界的时间跨度是1975年到198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这期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国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逐步走向了市场经济的时期。他以双水村众多的人物行动为线索,以近乎全景式的视角,浓缩了整个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
小说第一部开篇是这样写的,1975年23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的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的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对新中国历史熟悉的读者,恐怕能够一下子读出这里的象征意味。1975年仍处在文G之中,但离后来中国的改革回暖相隔已是不远,正是乍暖还寒之时。
在小说中,双水村里批判前二的一段,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荒唐与扭曲。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段故事,县革委会主任冯世宽,他问孙玉婷,女,双水村批判的那个人确定了没有?孙玉婷说,确定下来了谁?
其二,这人平时爱说大话,他到处散布说世事要变了。孙玉婷给徐主任解释,那这当然要狠狠批判,什么成分成分倒是贫下中农,平时也不好好参加劳动。玉婷说,徐主任有点生气了,那你们以前为什么不好好批判?哎,这人平时疯疯癫癫的,村里人也不把他算个数。大家注意了,这分明就是一个脑子有毛病的人。可为什么非要批判?因为运动中每个村子必须要揪出人来批判,你看就这么荒唐。
等到批判大会开始的时候,这个田二被带过来,他根本不清楚眼前发生了什么事儿,他只看见这么多人在一起,觉得热闹极了。于是就两条胳膊胡乱捂着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嘟囔着,世事要变了,世事要变了。他的话淹没在一片笑声中,那个扛枪的民兵硬把他拉到原来站的地方,并且对这个老汉吼叫道,老师站好,站好就站好。田儿笑嘻嘻的回到队列里,戴破毡帽的头转来转去,东看看西瞅瞅。至于为什么让他站在那里,他不懂也不管。众人不敢大声笑,但都乐得看这部闹剧。
然后孙玉婷在一片混乱中宣布批判大会开始,并请徐主任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