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01:神话时代、夏王朝-05稻作农业与东亚定居社会的起源
中国的历史上一集我们讲了小麦,今天我们来讲讲水稻,人类最早是在哪里开始种水稻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在寻找答案,那么具体从哪里入手呢?
中国历史01:神话时代、夏王朝-05稻作农业与东亚定居社会的起源
中国的历史上一集我们讲了小麦,今天我们来讲讲水稻,人类最早是在哪里开始种水稻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在寻找答案,那么具体从哪里入手呢?
曾经最受瞩目的一种研究方法来自俄G科学家瓦维洛夫的栽培理论。瓦维洛夫对世界各地目前的栽培作物进行了广泛调查,提出一个假说。他说栽培作物的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就是栽培作物的起源地。这个假说被称作变异多样性中心。
说这个假说是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发现了很多种古代小麦。小麦的种类这么多,那是因为长久以来人们种植小麦的经验和刻意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培育谷物的时间越长,对谷物的利用开发也越发达,从而诞生出更多的品种。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埃塞俄比亚高原就是小麦的起源地。
根据这个假说,瓦维洛夫认为世界上一共有七个栽培起源中心地,也就是作物种类最丰富的七个地方,东亚是其中一个。东亚的栽培作物首推水稻,水稻主要分长吏的籼稻和短粒的精到两大类。这个分类的标准通常被认为是根据子时,也就是农作物岁上种子的形态分的。但是九州大学的加藤茂包教授则认为,子时只是其中的一个基准属性。当初分类的标准也包括叶、根等等。而且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子时的形态和遗传形式的分类并不一致,不能完全根据它的形态来给水稻分类。但还是有学者似乎仍然尊崇瓦维洛夫的理论,认为水稻品种很多的地方才是水稻的起源地,比如京都大学的杜布忠士教授等几位学者分析了从东南亚到云南、西Z一带的古代寺院用的泥砖,这些泥砖里掺杂了当时的稻谷壳。他们分析之后的结果表明,从云南到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一带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稻谷品种,从而断定该地区就是水稻的起源地。
但是考古学的研究很快就推翻了这套理论。在196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布雷德伍伍德教授等几位学者组织了地质学、报粉学、植物学、动物生态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西亚开展了跨学科的发掘考察。这次发掘考察,他们发现了在形态上长得像栽培谷物的食物,而且他们还把发掘的土壤进行仔细的复选。浮选就是把考古发掘的土壤放到水里面。因为植物的残骸经过了碳化,一般会比土壤要轻,所以这些植物残骸就会浮起来。把他们收集起来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就叫浮选法。进行浮选法之后,发现了食物等等这些植物的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