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三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有几个?

文/龙爸开讲
婚姻里的三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有几个?
记得多年前有首歌曲叫《相爱容易相处难》。
很多相恋多年的人都逃不过这个宿命,刚刚步入婚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闪离。
其实,这个现象就跟婚姻中自以为是、不切实际的一些期待或幻想有关。
你想呀!幻想总有破灭的时候,到那时肯定是相看两相厌,对不对?
那本文我们就来盘盘婚姻里的三种很常见的幻想,给大家提个醒儿。
1
完美爱人
第一类常见的幻想,完美爱人和完美关系。
毕淑敏写过一篇短文叫《成千上万的丈夫》,文中说:
有成千上万的男人可能成为某个女人的好丈夫。
……
相信唯一,你就注定在茫茫人海东跌西撞,寻寻觅觅,如同一叶扁舟,想捕获一匹不知潜在何处的鲟鱼。
等待你的是无数焦渴的黎明和失眠的月夜。
实际上,淑敏老师告诉我们的就是:千万不要对爱人有过高的幻想。
这样的你会认定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你的Mr. Right,坚信你们俩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有找到他,你们才能没羞没臊地琴瑟合鸣,满世界去撒狗粮。
其实,这就是痴人说梦嘛,还是水喝得太少,没被憋醒。
这种幻想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一段美满关系中,努力经营的重要性。
有这种幻想的基调下,一旦感情出现些许问题,那你就会怪当初选的人不对,没有嫁给自己的“白月光”。
殊不知多年后,白月光也会变成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令人嫌弃,摸不得、弹不掉。
当初李敖在和胡茵梦离婚后,李敖回忆他们的婚姻生活时说——
结婚以后,他有一次偶然撞见胡茵梦上厕所的样子,对方的女神的形象当时碎了一地。
这让他心里的完美爱人瞬间坍塌,非常失望、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心灵捕手》电影里,那位心理咨询师回忆起太太生前,那些日常中超级尴尬的细节,反而是最亲密无间的温馨时刻,是太太留给他的最难忘的、最值得怀念的记忆。
两个朝夕生活在一起的人,原本没机会看到的对方的各种毛病,都会一个一个呈现在自己面前——
一向衣冠楚楚的先生,回家就把换脏衣服随手一扔;
平时光彩照人的太太,早上起床时,眼角带着眵目糊🤮 。
面对这些小的不愉快,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两个最根本的问题:
第一,这件事是否伤及根本、超过底线。
第二,对方是否属恶意、故意。
比如,太太非常爱干净,先生却习惯什么东西都随手一丢。
所以,太太天天收拾先生的烂摊子,她心里郁闷呀。
于是,“先生随手乱放东西”这件芝麻小事儿,常常把家里闹得销烟四起、鸡飞狗跳。
这方面,我们得向杨绛先生多学学。
她在《我们仨》中说:
我爱整洁,阿囡常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
例如,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
他们两个认为费事儿,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很多朋友的婚姻生活就不是这样,他们简直就是家庭福尔摩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还非要改变对方。
而杨绛先生虽然自己爱整洁,但是对先生和女儿有点邋遢的生活习惯,选择了平和包容而不是批判。
因为她心里很清楚:自己眼中先生和女儿的脏乱很麻烦,而自己的爱整洁在对方眼中何尝不也是一种麻烦呢?
所以,说到底只是彼此的习性不同,并无优劣之分。
你看,这就是包容的力量。
2
永远爱我
在夫妻一起来咨询时,常常是只要一方在听到对方抱怨自己,他就会理直气壮地质问对方: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从来没有变过,你现在是要反悔吗?
貌似有道理哟!而且站到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其实,这就是要求对方: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永远不变地爱自己。
说实话,无论是谁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现在天天喊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那就说明连很多父母都给不了孩子无条件的爱,对不对?
连对自己的血亲孩子都做不到无条件的爱,那夫妻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就可能呢?
就算你们的感情非常好,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拒绝任何调整,要挟对方无条件地忍耐自己和包容自己。
你想象一下——
假如你在外面辛苦了一整天,受了一肚子气,回家发现对方已经煲好汤,做好了喷香的饭菜。
然后,对方看你心情不好,还耐心地跟你共情,言语当中充满了对你的疼爱。
这时你是什么心情?
是不是特别心悦对方,对自己婚姻和情感关系太满意了,对吧?
相反,假如我们在外面受了气,回家以后发现对方还非等着你做饭给他吃,责怪你回家太晚,那你心里一定凉透了吧?
显然,我们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而会随着对方具体的言行上下波动。
就像上面所说,当你回到家,对方做了一桌好菜,你就会更爱对方;否则,你就不那么爱对方了。
所以说,无论我们做什么、说什么,都要求对方对我们特别满意,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如,一对小夫妻,刚刚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都受到了挫折。
但是太太越挫越勇,拼命地给自己充电;找到工作以后,也是非常地珍惜,尽职尽责。
相比之下,先生的工作却非常不顺利,他抱怨社会不公平,后来干脆得过且过,下班回家就彻夜打游戏。
就这样,本来青梅竹马的小夫妻,很快婚姻就告急了。
因为太太觉得跟先生一起没有希望,看不到未来。
而先生就不理解了,觉得两个人这么多年的感情,你说分手就分手?
其实,这里的主要责任方是这位先生,他把感情的责任,过多地放到了太太的身上。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单独撑起彼此的关系,对吧?
3
所有问题一定能解决
第三种婚姻幻想是,认为婚姻当中的所有问题都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以前有一对邻居夫妻。
两个人结婚十多年,实际上两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相差蛮大的——
先生喜欢安静独处,没事就看看书,听听音乐什么的。
太太喜欢热闹,一有机会就请人聚会、吃饭、打牌。
如果只是两人生活也还罢了。
可是太太的圈子大呀,不断有朋友邀请他们参加聚会,这就麻烦了,经常会引起夫妻之间的不愉快。
因为先生不爱去嘛,所以太太特别地尴尬为难。
即便先生去了,也往往不爱扎堆儿。
所以,大家都觉得扫兴。
因此,长期以来太太都希望能改变先生,让他变得更合群一些。
然而这种努力不但收效甚微,还经常引发夫妻冲突。
实际上,夫妻中想改变另一方的做法,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想想:父母花几十年才把他塑造成这个样子,你想几年或几天就给他来个大变样,可能吗?
然而,很多夫妻还在做这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努力。
研究表明:夫妻关系中,69%的矛盾和争吵,都围绕在那一点点难以根除的问题上。
这些无法改变的问题,耗尽了双方的精气神儿。
它们就像真菌一样杀不死、除不掉,甚至会毁了原本美满的婚姻。
就像前面的例子中,每逢社交尴尬的时刻,太太就责怪先生:你怎么性格这么孤僻,怎么这么难以相处?
而先生则反唇相讥:你的兴趣怎么这么低级,一点也不懂得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你看,本来只是夫妻在社交上差异,结果演变成了人身攻击。
再后来就会恶化升级为彼此关系中的一个死结。
夫妻之间一旦出现这种问题,那就不要企图去改变对方了,而是要表现出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还说上面的例子。
比如又接到了聚会的邀请,如果太太对先生打趣说:又要难为我的老学究了。
而先生放下排斥,以幽默的口气回:那我又得去给你丢脸啰。
这样,彼此传递给对方的情绪,就是温暖、平和的。
结果你看,夫妻俩一起跳出了问题的分歧,让对方感受到:不管我们再不同,我们还是最亲密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