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阅读是为了写作文吗?说点儿你不知道的真相!

文/龙爸开讲
培养孩子阅读是为了写作文吗?说点儿你不知道的真相!
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阅读很重要。
那么,如果我问:阅读为什么重要?重要体现在哪里呢?
相信很多父母是说不太清楚的。
1
阅读是为了写作文?
家长们问我最多的是:现在培养孩子阅读的话,孩子上学之后是不是写作文就没问题了?
还有人问:我家孩子已经自主阅读好几年了,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
这其实牵扯的问题是:阅读真的是为了写作文吗?
我的回答很决绝:不是。
对于爱读书的人而言,买实体书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花费10来万,从孩子几个月起就开始培养阅读兴趣,而且持续十几年坚持买书、读书。
说这只是为语文考试那四五十分的作文成绩,你信吗?
如果你不服气,那我们打个比方吧。
高考的理综总共300分,对不对?
那我怎么没见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学习理化生,并且花几十万去为这300分做准备呢?
显然,阅读并不是为了写作文。
可它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认为: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是为孩子的一生赋能。
赋能就是帮孩子具备能力——表面上是阅读能力,本质上是学习的能力。
如果说一个爸爸或妈妈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那跟骂他八辈祖宗差不多,他一定跟你急。
但是,如果让这位爸爸或妈妈说到底什么是学习能力?
那他十有八九会有点摸不着头脑。
所以,很多父母想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却总是不知如何下手,有劲儿没处使呀。
那么,学习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学上说,学习能力是完成学习行为和过程的必备能力。
心理学上,把学习能力概括为引起个体行为或者思维方面持久改变的内在素质。
这里的两个关键词是:改变和素质。
那么,学习能力包含那些素质呢?
2
知识储备
第一个素质,知识储备。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把新知与已知联系起来的过程。
越是能快速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迅速掌握新知识。
所以一个人拥有的知识面和知识量,不但是他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也是他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比如,两个孩子都是刚上初中。
当他们学到物质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就体现出来了巨大的差别。
其中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就爱读科普读物,对于固体、液体、气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有所了解。
而另外一个孩子,阅读量很少,而且从来不读科普,连固态、液态和气态三个词都不理解,更别说它们的物理学涵义了。
那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两个孩子谁会学得更轻松,学得更好呢?
这有点像滚雪球。
如果让一大一小两个雪球同时滚动一周,能沾到更多新雪的,自然是那个大一点的雪球,对不对?
其实,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就是那只大雪球;不爱阅读、不会阅读的孩子就是那只小雪球。
3
信息处理能力
再来说第二个素质是:信息处理能力。
阅读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而孩子的在校学习,也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孩子不但要通过阅读直接从课本上获取信息,还需要能通过文字、图表、公式等多种文本符号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把它们吸收到自己的头脑中。
显然,在信息处理这件事儿上,阅读和学习的过程和目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况且,孩子的日常学习和考试中,都需要精准识别差异的能力。
平常我们所说的“马虎”、“粗心大意”,它们的实质大多都是:
混淆两个相近的概念;
无法区分两个相近的题目;
选错两个相近的选项……
而一个人读过的内容越多越丰富,越容易在相关内容之间建立关联,更容易精准地识别相似表述中的微妙差异。
而很少阅读的人呢,往往连读懂句意、题意都很困难,更别说分辨它们的不同了。
对于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既能精读,一句一字地读,把书读厚;又能略过细枝末节,迅速把关键内容拎出来,把书读薄。
当他把这种能力用到学习上,表现就是:既能快速抓住学习上的关键点,又能细致精准地识别具体的知识点。
来举个例子。
小学进入高年级之后,老师都会要求孩子做一些课堂笔记。
有的孩子笔记记得特别多、特别全,生怕错过老师说的每句话。
但是,你往往会发现:这种孩子学习通常都不太好。
因为他不会识别哪些是真正重要的内容,哪些是不能遗漏的细节。
此外,广泛的阅读,会提高孩子对语言及各种符号的理解能力。
具备理解能力的孩子,显然会比死记硬背的孩子学习效率更高。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以前我家孩子的一个同学,记忆力特别好,几乎能把每一页书全背下来。
但是,她的成绩并不太好。
后来,老师才发现:这个女生天天背得很溜的外戚、宦官这些词,她居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4
思维能力
第三个素质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儿童和成人的任何学习都离不开有效的思考。
而持续广泛的自主阅读,是获得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些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推理等等。
有效的学习需要会思考——孩子通过阅读,学会如何跟随他人思路思考。
因为读懂阅读材料就是跟随他人的思路思考,弄清楚作者的思维逻辑、思考过程、表述方法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他还会通过阅读学会独立思考,就是不被别人的思路、思考内容和思考结果限定,获得自己的收获。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学得好得靠别人教。
其实,学习从来都是自己学而不是别人教的事儿。
老师教得再多、再好,如果孩子不会自己思考,不会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不会自己独立思考,新知识也很难进入他的头脑。
5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再来看第四个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解决问题——
第一个层面,学习本身就是释疑解惑的活动,需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层面,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能学会解决问题才能达成有效的学习。
在解决问题上,阅读和学习的作用非常相近,阅读本身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活动。
当孩子具备阅读能力时,如果遇到某个问题,他就可以到书中寻找答案。
他会从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别人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所以一个孩子越善于自主阅读,阅读能力越强,他学习别人解决的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自然在学校的学习就会越轻松。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孩子上学前都表现得很聪明,上学后却看起来笨笨的。
这是为什么呢?
你明白的话,留言给我。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