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一点积极暗示,孩子会更好,但99%的父母不会做

文/龙爸开讲
给他一点积极暗示,孩子会更好,但99%的父母不会做
你还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吗?
只要班里有一个人打哈欠,就会跟着哈欠声此起彼伏;
别人咳嗽,自己的嗓子也会刺痒得不行;
快下早自习的时候,貌似听到食堂的炒菜声,就会饿得受不了……
这些现象是不是非常意思呢?其实,它们都跟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暗示有关。
那我们能不能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主动地把暗示用于孩子的学习呢?
当然可以的。
1
暗示这样起作用
在正式说如何积极暗示前,我们先来搞清楚暗示起作用的三个机制:
第一个机制:关系。
这里的关系强调的是信任。
现在来看两种情况:
现在你的孩子三岁,对你的小眼神儿里满是崇拜,那你跟他说一句话:宝贝,你是个天才!
现在你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对你一味逆反和对抗。
这时,你也跟他说:宝贝,你是个天才!
你觉得哪种情况下,孩子会信你呢?
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个。
因为三岁的孩子对你是完完全全地信任。
他心中只有爸爸和妈妈,常常是妈妈一句的鼓励,他都会一整天干劲儿十足。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你跟孩子同样说上面那句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而且还可能被孩子嗤之以鼻。
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前后会相差如此天上地下呢?
因为第二种情况下的你们,亲子关系很糟糕。
我们说:积极暗示能否产生正向的效果,要看双方的信任、亲密关系。
如果你们的亲子关系一直很好,那即便是孩子读了高中、上了大学,你对他的积极暗示依然是有效的。
比如,我家孩子直到现在,考试前还会给我打电话提醒我:该说那句话了。
我便会说:哦!祝你成功!然后,他就满怀信心地奔赴考场了。
当然,并不是说亲子关系不好,暗示就不起作用。
我们强调的是:亲子关系良好,积极暗示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你特别爱跟孩子讲大道理,而且你们的亲子关系很差,那你讲什么,孩子就会反对什么。
这种暗示当然也有作用,只不过是反作用罢了。
如果你本来传递的就是消极暗示呢?
那情况就更糟了。
比如,你对青春期的孩子说:你个废物,一点用都没有。
那这一句话很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不管你们亲子关系好或是不好。
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积极暗示要想起作用,必须得建立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之上。
第二个机制:重复。
何为重复呢?套用一句网络语,重复就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嘛呢?
因为只说一遍,印象不深刻。
你可以去关注一下,那些好的讲师,比如余世维、曾仕强,几十分钟的一节课,往往讲的知识点只有一两个,非常少。
然后,他们做的就是全节课反反复复用举例、论证、推理,去多次重复这一两个要点。
所以,即便你是一位天生的演说家,你说的一句话,听众也可能转过头就忘。
但是如果你经常说、反复说,那么暗示才会起作用。
所以,暗示能否起作用的最重要的机制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有人说:一个行为、一句话,坚持21天你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就是重复造就的奇迹。
第三个机制:情绪。
我们只有在正确的情绪之下给出暗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打个比方,如果说你的孩子没有考好,他的心情正在低落中。
这时,你给出他暗示:你是个天才。
你认为会有效果吗?
我是觉得有点儿危险。
很可能孩子会感觉你是在讽刺他,或者“你就是告诉我我是蠢材呗”。
你看,猴吃麻花——蛮拧了吧?所以情绪很重要。
但如果孩子他考了100分,这个时候你说一声:你真是个天才,那就十分恰当,孩子一定会仰起他的小脸儿,一副“快来夸我”的小表情。
这里的评判秘诀在于:孩子是否完成了一件别的孩子都完成不了的事。
如果是,那你说“你真是个天才”就恰逢其时,积极暗示的效果杠杠的。
否则,那就打住。
2
高效学习的积极暗示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如何做高效学习的暗示训练,等你学会后,可以教给孩子。
比如——
我是古德,我是一个天才,我拥有天才的学习力。
我是古德,我喜欢学习、成长和改变,因为我是最优秀的。
我是古德,我把学习完成的很好,并受到每个人的肯定与赞美。
我是古德,我可以自动自发的学习,我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价值感,我拥有非凡的理解能力,能够很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当然,在这些暗示的话语中,你要把我的名字换成你的,并融入你自己要强调的内容。
比如,你马上要考试了,可以说:
我是古德,阳光明媚、清风飘香,我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并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学习暗示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你的一些榜样,比如说——
我是古德,我是数学的天才,我拥有华罗庚的能力,只要我相信我就一定可以做到。
这里面的话可以按你所需去替换。
比如这里的“华罗庚”,你就可以替换成自己喜欢的数学家,比如陈景润、高斯,都可以。
我是古德,我是语文的天才,我拥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能力,只要我相信,我就一定可以做到。
这里的语文也可以换成英语,或者你喜欢什么,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替换。
比如——
我是古德,我是生物天才,我拥有诺贝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能力。
只要你相信你就一定可以做到。
其实,这些话是在我们平时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去讲。
刚开始时,你突然之间蹦出这么一句话来,孩子可能会觉得特别突兀。
那是因为他不习惯,你多说几次他就会越来越习惯了。
3
积极暗示的实施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些所有的积极暗示都有两种实施模式。
第一种模式:自我暗示。
把你期望的表现和结果,录成音频,反复聆听。
可以跟孩子一起来听,也可以是叫孩子自己听。
其实,这个积极暗示的最佳时间是入睡时。
因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孩子可能会有一些排斥抵抗。
当他睡着了以后,因为人睡着了,潜意识还是开放的。
比如,你今天早上5点的火车,那你绝对会在5点前自动醒来。
这就是因为潜意识一直在活动。
所以有时候在孩子已经睡着了之后,我们可以放一段上述的音频,声音小小的,轻轻的像蚊子叫一样。
那么这些语言就会进入到他的潜意识。
第二种模式:在平时生活里面来运用。
把上面的话插入到生活中,活学活用。
尤其是孩子不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应该更多使用生活中不经意的积极暗示。
在跟孩子聊天或讲一些别的事情时,情绪到了,就顺嘴夹带这么一句私货。
这样就可以在不经意之间,重复地不断强化和暗示。
比如,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顺口来一句:你真是一个天才,你看,你本来就很好,不需要跟任何人比较。
当然,眼看孩子成绩没有别人好,你就不要直接夸天才了,可以曲折一下:这么难的数学题目你都做出来了,你真是一个数学天才,简直就是小华罗庚哟!
父母经常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好。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