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正文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四个锦囊,90%的父母都不知道!

发布于5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四个锦囊,90%的父母都不知道!
文/龙爸开讲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四个锦囊,90%的父母都不知道!


很多孩子上学前都非常好,但是一入学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者咱们换一种提法: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有的家长会说了,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也有人会说是“提升学习成绩”,还有人会说“学习更多的知识”……不能算错,但这些都不是小学最重要的任务。


经过研究,我发现世界上最杰出的小学永远都在做两件事:

一是呵护天性: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二是护航成长: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所以,小学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课程设计得充满好奇、激发兴趣,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


但很多小学的现实情况是,几十人一个大班,所有孩子只能齐步走,很难真正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那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话,孩子的成长的事实在无法指望学校太多,只能在家里给孩子多多创造机会。

那么,我们家长怎么才能与孩子的一起成长呢?我要送给你四个锦囊。

1
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这个锦囊的原创者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李财&贵校长。

在将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每当有家长来求助,李校长都会提供这个锦囊,并且一再嘱咐:一个学期为一个疗程,坚持下来你就能够看到效果。

随时表扬,就是要做到不怕重复,逢人便夸。

比如说家里有客人来,你可以展示一些孩子平日的计划、作业、小创作等等,然后当着客人的面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再比如在小区和邻居聊天,可以和他们分享孩子最近做的让你自豪的一件事儿。
这样的表扬不要怕重复,哪怕听到孩子不耐烦地嘟囔:好了,别老提这些事儿了。
你也不要听。


定期批评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透明

爸爸妈妈可以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例会上,指出孩子最近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全家一起讨论协商来找到解决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

一、批评的是问题,而不是孩子

二、孩子做得不好是全家的事儿,而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儿

随时表扬是让孩子更有自信地接受挑战,而定期批评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担起责任。

2
传递赞美

传递赞美,其实是传递正能量。

那它一定得是双向的,什么意思呢?

在家里利用各种机会来传递老师对孩子的赞美,到学校开家长会或者和老师私下沟通的时候,也传递孩子对老师的赞美


那我们不得不说有些家长这方面做得就不太好,总喜欢在家吐糟老师的种种不到之处。

这就是在传递负能量,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老师,后果很严重。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孩子常常是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某个学科的,而传递赞美会让你成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这样做的最大受益者,是孩子而不是老师。


尤其是家长会以后,你要及时向孩子传递老师的赞美。

你想想:一个正在提心吊胆等着你批评的孩子,得到的却是老师的赞美的信息,他会是什么心情?


那怎么传递对老师的赞美呢?

我们就以家长群回复为例来说吧。

如果家长群里有老师,那你在群里交流的时候就得注意两条规则:

第一,赞美老师的辛勤付出
注意不要说空话,而是要有细节

比如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吃午餐的表现,你看到以后就可以回复:

感谢老师第一时间发来照片,看到孩子比家里吃的香,我就放心了。


第二,用分享经验的方式来回应老师的信息
还是吃饭的规则吧,你可以在群里回应如下——

借鉴学校里的用餐规则,我们全家也制定了三条规则:

第一,大家都不在饭桌上看手机。

第二,孩子要均衡营养。

第三,不给孩子夹饭夹菜。

试用了一周,还真有效果。
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他场合你就尽量少说话,那就是对老师最大的理解了。

如果觉得群里发不合适,或者难为情,私信发给老师效果也是不错的。

3
组织小团队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矛盾,既担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在学校里很孤单;又怕孩子交友不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有的家长还怕管得太严,反而变成孩子的对立面,就只能选择观望等待。

我的建议是,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

比如说邻居啊、闺蜜、同事,把他们的孩子全都吸收进来,哪怕年龄略有差异或者不在同一所学校的都没有关系。

可能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聚会、画展、看电影等等,让孩子们常常聚一聚。

这样做以后你就会发现,组织一个小团队好处是很多的:

首先,能帮孩子认识规则
当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参观、一起学习的时候,谁违反了规则,谁就会受到来自团队成员的压力,这会促进孩子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让孩子学会让步和妥协
小团队是具有社会化功能的,他会帮孩子意识到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愿意做的事儿,团队中的其他人也许并不一定感兴趣。

发生冲突的时候是要维持友谊还是坚持己见?

怎么做能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欢迎?

这些都是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思考的。

这样在一次次的团队活动中,孩子就知道了哪些是原则,哪些是底线,一步一步从自我为中心转向服从团队的共同目标。


这个小团队的组织,宜早不宜晚

因为如果你不提前,那孩子迟早会被动形成一个自己的小团队。
到那个时候你再干预介入,很容易引发冲突,难以掌控局面。

只要用心去做,小团队会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成为孩子成长的得力助手。

4
学会“输”

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从小就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拿了证、考了级,走进小学的时候,个个身怀绝技,都想着怎么把别人比下去,所以学会“输”实在是太重要了。

你可能会说,在学校孩子会经历各种竞争和比赛,不是有很多输的机会吗?

按理说是这样的,学校确实是让孩子学会输的最安全的一个地方,孩子可以通过体验各种课程、参加各种社团,经历各种机会,扮演各种角色。

在学校里,孩子可以判断出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优势在哪里,短板不足又在哪里。


但现实情况下,学校是很难完美达成这个目标的。
所以,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补上这重要的一课。

比如说,孩子和妈妈下棋总是赢,那你就要建议他去找棋艺更高的爸爸切磋。

如果输了,你要观察他输棋的状态,是着急,是委屈,还是不甘心。

等到下完棋他情绪平稳了以后,可以再和他一起说说输棋的感受——

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哪些新招?

下次准备什么时候再和爸爸对招?

有没有信心翻盘?


这里要特别提醒你,让孩子学会输,不是为了输;输不是目的,而是要体验过程

孩子经历过输,就会懂得如何平衡心态,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找到位置,如何做出决策。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四个锦囊,90%的父母都不知道!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