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普之手表定律:到底该听谁的?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科普之手表定律:到底该听谁的?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双头或多头领导的情况,这会让我们很为难。
比如孩子发现对于同一件事,学校老师跟爸爸妈妈说得居然不一样,到底该听家长的,还是听老师的呢?
再比如,在职场中,顶头上司给你布置一件事,一会儿部门经理又让你做另一件事,该听谁的?
如果是你在这种情境中,是不是也感觉十分坐蜡呢?今天我们讲的手表定律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 01 ◇
手表定律
什么叫做手表定律呢?
指的是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的人,将很难更加精确地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
什么意思?
就是两套行为准则或者说价值观念,会制造判断失误。
作为一条心理学效应,手表定律当然说的不只是时间。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存在双标,那都会让一个人陷入非常混乱的生活模式中。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跟家长们去讲: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手表定律对于你教育孩子的影响。
因为如果父亲和母亲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观点的话,孩子的处境将是灾难性的。
你想呀,他只能够夹在父母中间——听爸爸的话吧?妈妈不乐意;听妈妈的话,爸爸不开心,这可怎么办?
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关键是这对教育没有丝毫作用和价值,甚至会有负面作用,让孩子越来越混乱,导致丧失自信丧失自信。
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经常讲:在家庭当中,父亲母亲面对孩子的标准和教育态度一定是要统一且单一。
再说一遍,要统一且单一。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或者学习的意见不统一,那是你们成年人自己的事。
因此,父母要做的是:关上门,夫妻俩去商量、讨论、决定就行了。
因为决议出来之前,这些跟孩子没有半分钱关系,不要让孩子受到无谓的伤害,好吧?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里边也一样。
如果两个领导之间对于同一个工作的安排产生了歧义,那么这也是领导之间的事情,跟员工没有关系。
那么,就请领导自己私下去解决。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同时设定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员工将会无所适从。
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会陷于混乱之中。
当然了,一个人更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这个人也将无所适从。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所以说,标准规则我们都得有,关键是标准也好,规则也罢,最好是统一一个标准一个规则。
◇ 02 ◇
遭遇双重领导,怎么办?
如果你不确信是不是双重领导,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你工作是为了什么?
第二个:你的工作需要向谁负责?
不管你上面是有两个还是若干个领导,总之一定有某一个领导是你主要工作负责的对象。
那么你只要把这一点把控清楚就好了,剩下的交给你的领导,让他去头疼。
他们意见不统一,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可以正常地把你的感受、你的观点去向你的直接负责的领导去表达就好。
如果领导懂分寸、辨是非的话,他一定会考虑、体验到你的感受,他会认真的思考你的建议和感受。
但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个不通情达理,也不明辨是非的领导,那么我个人认为:这份工作不值再坚持下去。
如果你非要坚持,那就得为点儿别的什么。
也许换一个新的环境,遇到一个更合拍的领导,可能对我们来说更好。
为什么呢?
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工作单位里边都有统一的标准,我们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要求都是统一的。
因此,我们更不能保证我们在工作环境中,不会出现这样的双重或者多重的要求。
但是,我们能保证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向某些必要的场合、必要的对象、必要的因素去做出妥协,或者说找到平衡点。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底限,不意味着我们总要妥协,总是去退让,是吧?
妥协退让只会慢慢的让我们可能丧失更多的部分。
很多人抱怨说:为什么领导那么不通情达理,为什么那个领导那么可恶?
其实,很多时候领导的可恶,是被我们自己惯出来的。
因为我们没有向领导正确地表达过什么,我们也没有向工作单位提过什么建议,对不对?
我们没必要去抱怨工作关系,不管环境的问题还是某个人的问题。
我们既然去在一个工作单位里面去工作,就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不是像资本主义早期,我就卖给公司了。
因此,你有你最基本的权利,去提出你的建议、感受或者想法。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