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暑假里,孩子的假...正文

暑假里,孩子的假期任务怎么安排?

发布于8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暑假里,孩子的假期任务怎么安排?
文/龙爸开讲

暑假里,孩子的假期任务怎么安排?


这眼看暑假都快过一半了,如果你家的孩子还在乱战之中,那不妨看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假期计划怎么安排为好。

◇ 01 ◇
计划落实不了

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跟我讲,去年寒假刚放假的时候就跟孩子说:你不是爱读书吗?这个假期咱们就来好好读书吧

这位妈妈从清华附小弄来了他们的阅读书单,足足有十二本之多。
孩子也同意了,于是妈妈把书买回来,孩子就开始了读呀读。

结果你猜他俩读得怎么样?

那个寒假读完了三本。

你可能会想:三本,也不错了呀!可是,在这位妈妈看来,就完全不是味儿了:天哪,十二本你才完成三本,因此两个人都很沮丧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假期的计划没有完成不是?


事实上,每一次过假期,家长和孩子都会下各种决心,比如——

孩子数学差,那我们就把前面所有不实落的知识点全补一下。

或者我们预习新课,把下学期的语文提前学习一下。

再或者,钢琴落下好久了,刚好假期有时间重拾一下。

孩子有拖拉的毛病,利用假期培养一下学习习惯和自律的能力……

你看,每次长假我们都会做很多任务安排,但实际结果怎么样?

你会发现:这些计划往往都实现不了

◇ 02 ◇
可用的时间有多少?

这些实现不了的计划大多有两个特征:

一个特征是宏大,另一个特征就是太笼统

过于宏大的目标,其实就是画饼,看起来特别令人心动。
但是它太难实现,也往往会因为目标过于虚无飘渺而让人行动的动力不足。

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十二本书买回来什么感觉?对于孩子来说,那差不多是等身高了。
要在短短30天内把它们一页一页全深入浅出地读完,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关键是假期内,孩子可能还有其他的安排呢?

所以说,假期目标定得太高了,反倒没有用。
再宏大的目标如果达不到都是白扯,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有效。


那么,如何去设立一个刚好合适的目标呢?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去分析到底有多少时间

拿寒假来说,到底有多少天?比如学校总共放了35天假。
那么,在这个假期里,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要写作业、补知识,要预习新课,还可能有旅游、亲友互动……那么,这35天还能剩下多少呢?

比如,出游计划是5天,亲友拜访4天,孩子每天下午都是辅导班,这样算下来,其实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剩下了13天。

在这13天中,孩子还要安排学习、运动、阅读以及练习专项技能。

另外,前面出游和亲友拜访的9天中,能做哪些安排呢?

做点阅读和预习,应该还行;学英语会差点儿;练琴,不可能。


当你这么分析假期的时间时,它就不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长了。
不过,只要我们安排得当,还是可以做出来很多事情的。

基于这种时间分析做出来的任务和计划,更具备实现的可行性。

◇ 03 ◇
计划要具体

假如我们已经定了几个目标或任务,那么它们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我们要用一个时间管理里边的一个重要的法则——SMART法则来分析一下,比如:

第一,要具体的,不是空洞的

比如说,要补知识漏洞,那肯定要问到底补啥吧?

你说:我把一二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全都补一遍

不可能,这是说胡话。
要具体到孩子到底哪一点不好,要补的是哪一点,这些都要格外清楚。
所以第一点是具体。


第二,可测量

如果补课,要补哪几科?哪些知识点?要做补到什么程度?都要非常明确。

练技能,练什么?怎么练?一周练几次?

培养哪些好习惯?要戒除哪些毛病?好习惯的具体定性、定量特征是什么?培养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不具体、没法测量,或者既达不到又没有时间约束的目标,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提出这么一大堆空洞的目标堆在孩子的学习计划里边,它只会证明孩子不具备计划管理的能力,别的没有任何作用。


具体化之后,再结合着前面我们计算的假期可用时间,你才知道设定的目标到底能不能达成。

◇ 04 ◇
计划谁来管

接下来,孩子的假期任务计划到底由谁来管呢?

我们说,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计划由父母主管,高年级孩子的学习计划就要由孩子来管

那么,父母管和孩子管之间怎么能够去过渡呢?或者说,孩子怎么才能慢慢学会自己管学习计划呢?

假期就是个好时候呀,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学习“自己管自己”。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格外有效的方法——契约法


契约是干什么?

契约就是合同——父母和孩子之间签订一份合同,一起列出来有哪些事是必须要干的。

孩子如果能够顺利执行,就由孩子去管理计划,父母守望着就好。

但如果孩子执行不了,那父母就要跟孩子一起来检查:是计划不合适,还是方法不合适,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个时候找办法去调整,等调整好了,那契约就又起作用了。


比如吧,我们家的假期契约中通常会罗列三点:

第一点,完成每天的作业
爸妈和孩子都认为这必须做到,那我们就列出作业清单,孩子按照清单去做,就OK了。


第二点,每天半小时阅读、一小时玩耍
现在不是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高考者得天下吗?假期正是练阅读的好时候。

因此,全家人都同意每天半个小时阅读时间。

孩子说我要每天出去玩1个小时,爸妈说那必须得去,因为户外活动很必要。


第三点,孩子还有啥需求,父母还有啥需求
比如,孩子说我想要读《查理九世》或《阿衰》,这书当然在父母眼中属于没什么营养的那种。

我们大人可能认为这种书很无聊,但是孩子很想看,哪怕看后只为哈哈一乐呢。

只要有时间,父母就应该说:来我们安排好时间,你喜欢就好,爸爸妈妈支持你看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暑假里,孩子的假期任务怎么安排?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