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系统:原来这才是情绪的真相

文/龙爸开讲
反应系统:情绪是怎么来的?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情绪。
你可能会说了:情绪我天天都有,还要认识吗?
你真的以为天天都有的东西,你真的就懂吗?比如,你作为一个中国人,能说清楚中国的由来吗?
或者,一只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它真的能意识到水的存在吗?
其实情绪也是如此,我们一般会说:谁谁谁又惹我不高兴了。
你这种说法的底层逻辑是:外在的人或事引发了我们的情绪。
难道不是如此吗?
也不能说不对,只是你忽略了我们自身才是情绪主体的事实。
◇ 01 ◇
感受情绪
我一直会提醒来访者:你要关注你此刻的感受和情绪。
比如,当你把手突然放到一盆冰水中的瞬间,你皮肤上的温感细胞感受到的是水的冰冷。
这个时候是一个纯粹的感觉,或刺激,对吧?由于水温太低,你升起了一个不舒服的感受——手感到刺骨的冰冷。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感受过程,对吧?
可是,你别看它就发生在一瞬之间,其实却并不简单——这里面包含着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感,第二个是受。
比如说你把手放在水里的时候,对温度的感知那个是纯粹的感。
其次当你觉得很冷,这个已经是受了。
你慢慢地体会一下:
有了刺骨的难受的冷的感觉之后,你可能会想起来:
小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手放在水中,放在这种冰水中会冻坏,然后有可能得关节炎。
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了一个焦虑的情绪,或者说有点害怕,焦虑、恐惧的情绪都来了。
来,我们做一个小结:
从这个简短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感觉、感受、观念和情绪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闭环链条。
你发现没有?并不是说水冷导致了你的焦虑,不是的,而是我们的情绪反应系统。
◇ 02 ◇
情绪反应系统
感觉、感受、观念和情绪这条反应链就是我们的情绪反应系统。
具体来说——
我们的温感细胞相当于硬件,使我们有感觉。
我们的神经系统针对这个感觉反馈一个好受或难受的信号,让我们产生感受。
我们的观念认知体系相当于软件系统,根据情境、感受、记忆等,最终生产出我们对这个刺激的反应情绪。
大家见过冬泳对吧?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在大河边上,每年冬天都有人在江里去冬泳。
当时我就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能那样?他们对于冰冷难道都没有感觉吗?
其实,并不是他们不能感到水的冰冷,他们当然也非常冷,跳到水里的一刹也会特别难受。
你看,到这里跟前面的感觉和感受还都是一模一样的。
那我们就纳闷了,为什么他们能主动的跳到水里去?
这里边最重要的不同就是:他们的观念系统跟我们不一样。
比如说他接受了一种观念,就是冬泳有益于健康——说什么冬泳能增加你的血液循环,还可能对你的心脏有好处。
受过重塑理念之后,他的观念系统就跟我们不同了。
这就造成同样是冷水的刺激,会导致他与我们迥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当然,这个行为不能是他一不小心掉下去的,而他主动跳下去。
由此产生的情绪也将不同——这个人虽然依然觉得非常冷,但是他会认为:
我很棒,我做了一件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而且我还很有勇气。
你看那些岸上看着我们的人都不敢这么做。
通过这个例子,你看出了什么?
对情绪起决定性因素的,显然并不是刺激本身,而是我们的反应系统。
而且并不存在于一个独立于反应系统的刺激。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东西既然被你听到了,他就已经被纳入到你的反应系统了。
你完全听不到的东西,你感知不到的东西,对你来说它就是不存在的。
◇ 03 ◇
为升职而焦虑
这个反应系统的核心就是我们的观念系统,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们再来讲一个例子。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来访者找到我,他满面愁容,忧心忡忡。
我问:发生了什么呢?他告诉我:他被升职了——他在一个大型的金融机构里做中层领导,最近老板找他谈话,要把他升到高层,他为此忧心忡忡。
哦?升官发财是好事,为什么要发愁呢?
你看,这个老兄跟我们寻常人的反应系统就非常不同,他体会到的只有焦虑和担忧。
这很有意思对吧?当事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好事,完全沉浸在烦恼之中。
甚至他都准备好辞职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内在的反应系统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很强能力的人。
按照我们心理学上的话说,就是他的自我价值很低。
因此,他能做到中层就已经到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预期的顶点了。
现在领导要让他突破这个顶点,他很惶恐:这马上就要失控了,怎么弄?
所以情况就急转直下。
他的反应认知系统就向他推送了太多危险的预判——
我的领导很快就会发现我是个愚货,
然后我就会灰头土脸、身败名裂地黯然离去。
所以我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并不存在毫无争议的好事或坏事,因为每个人的反应系统是不一样的。
所以,俗话说:汝之蜜糖、吾之砒霜——你的反应系统所认为的好事,在人家心里可能就是坏事,反之亦然。
说到这儿,那我们就提一嘴所谓的好情绪与坏情绪,这种分辨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种分辨就是靠感受来划分的——
让我们感到好受的人,我们就说他是好人;
让我们感到好受的事,我们就说它是好事;
让我们感到好受的情绪,我们就说是好情绪。
因此,那些所有让我们难受的焦虑、抑郁等,都被贴上了“坏情绪”的标签。
其实,情绪哪有好坏,这些标签不过都是我们的反应系统,或者说我们的核心观念系统制造出来的褒贬罢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