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风一样自由:关系脱离的三个出路

文/龙爸开讲
像风一样自由:关系脱离的三个出路
我们经常说: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这说的就是父母养育孩子。
但是人世间的分离多了去了,父母的老去、恋人的分手、朋友的缘尽……不管是哪种脱离,其中之人的心路历程都极其接近,那就是——
那个曾经重要的人,必须变得不再重要。
我们失去了Ta。
可是,这种脱离或失去又是有意义的,因为脱离意味着一段关系的终结,只有舍弃才能在新的时空坐标、新的心境下重新找回自我。
很明显,关系的脱离,绝不只是空间上的分开那么简单。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关系的脱离呢?
◇ 01 ◇
脱离不那么简单
脱离之难就在于:往往是在空间分离后,但是那个人对于我们的影响依然还在。
如果这种影响太大,大过了我们对自我的关注,那就说明:这段关系还在,它从没有远离。
那么,这种影响是怎么来的呢?
当我们融入一段关系,我们会让对方走进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接受他的影响。
我们会在意对方的情感,以他的眼光打量自己,甚至为这段关系改变自己。
但是,当他离开后,这种灵魂印记并没有消失,它还存在。
更糟糕的是:关系的脱离常常伴随着自我的冲突、否定和指责。
这就是心理问题了。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失恋的来访者。
女孩原本是一个自信的人,跟男朋友拉拉扯扯好多年,后来还是分手了。
分手的时候男朋友撂下一句狠话:你脾气这么差,又不好看,连我都受不了,谁还会跟你在一起?
这话真的有点恶毒,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女孩。
后来只要一想到前男友的评价,她就变得恐惧万分,再也不敢走入亲密关系。
我问:那周围的人是怎么看你的呢?
她说:他们都觉得我挺好的。
我又问:
那你为什么要如此相信前男友的话,而不相信别人呢?
如果是这样,你还把前男友看得太重要了。
或许她的相信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再次受到失去的痛苦。
可是无论如何,这种相信就变成了她对自我的封印。
明明一段关系已经结束了,可是自我却被封印在那个人离开时对我们的评价里。
这样没有办法去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自我的封印是关系脱离的一个巨大陷阱。
◇ 02 ◇
两种自由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只逃离笼子的鸟,却逃离不开主人的诅咒。
从此它会认为自己清亮的歌声不是骄傲,而是恶魔的诱&惑。
它飞呀飞,飞了很远很远,却一直都不敢唱歌。
直到找到新的族群,开始了新的生活,才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歌声。
一只鸟要自由,需要离开笼子两次——
物理上的笼子和心理上的笼子。
其实一个人要想自由,也需要离开关系两次——肉身上的离开和情感上的放下。
只有在情感上放下他对你的影响,你才能解除他给你的封印,才能重新获得自由。
可不幸的是,一般人在脱离一段关系以后,本能的反应并不是放下,而是愤恨和报复。
就像《功夫熊猫》里的黑豹,他原本是师父的爱徒。
可是当他发现师父并没有选自己当接班人,他就由爱转恨,决定用一辈子来报复师父的决定。
和很多人的报复一样,黑豹的报复是另一种形式的求认同。
就算他的师父去世了,他还是希望师父能够意识到错了,他要通过打败师弟来证明自己更强。
你看师父虽然走了,但是他最后的决定却成了黑豹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他一直会带着“我不行”的念头去生活。
因此要去证明对方错了,他也永远没有办法离开这段关系。
这很像在原生家庭中受伤的孩子,拼命想要父母承认他们的错误,承认他们伤害了自己一样。
◇ 03 ◇
三个思路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放下关系带给我们的影响呢?这里有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探讨原谅的可能性。
在一些有受伤害的关系里,原谅并不容易——原谅只能是我们的自愿,不能被别人要求或强迫。
因为只有受伤的当事人,才有资格决定原谅还是不原谅。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原谅呢?那些施加伤害的人不值得被原谅呀!
答案是:跟他们无关,这完全为了你自己好。
原谅就是要给自己一些空间,把自己从这种纠缠的关系中解脱出来。
也许你会说:我咽不下这口气,我要报复他。
其实原谅才是一种真正的报复,没有什么比“把他变得微不足道”报复得更加有效。
当然你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自己重新生活——放下就意味着翻篇,无论我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都已然随风而逝。
第二个思路,重新定义你自己。
你是你自己的裁判,你比对方更了解你自己,也更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很多个侧面,而关系中的那个他对你的评价,即便是客观的,也只能算是你的侧面之一。
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如果要接受,你只需把这个评价附着在那段过往中,即便那时的你做得并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你永远都会很糟糕。
如果你一直想重新回到那段关系中,让对方承认他是错的,那你就仍然处于自我封印之中。
这等于说是把定义你自己的权力让给了对方。
我们说:定义自己的权力是你最大的权力,你怎么能轻易拱手于人呢?
第三条思路,寻找关系以外的锚点。
任何一段深刻关系的失去,都会让人感觉不习惯。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一直想独立,但是离开父母以后,他们仍然会觉得迷茫和脆弱。
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寻找并抓住新的锚点——
这个锚点也许是事业,也许是一种兴趣爱好,也许是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在这些地方你会找到新的自我。
我有一个摄影师朋友,人称“灵魂摄影师”——她特别能抓住和体现人的情感。
她拍照片的方式很特别,就是把你带到一个很黑的摄影棚里,像心理咨询师一样跟你聊天,聊你重要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然后,把你情感最真挚的那一瞬间拍下来。
很多人都喜欢找她拍照,觉得她镜头下的自己最有灵魂。
她为什么走上这条独特的道路呢?
最开始的她,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全职妈妈,没事的时候喜欢给孩子拍拍照,有一些文艺调调。
后来呢,她遭遇婚变,毅然选择了离开。
脱离这段关系是很痛苦的,把她从一个妻子变成了一个离异的单亲妈妈。
那时候她就想:
我不要自己的人生被这样定义,我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支撑我和孩子的生活。
她自己的痛苦让她对别人情感的痛苦有了敏锐的觉察。
她把自己摄影的爱好重新捡起来,把摄影跟情感结合起来,这变成了她的新职业。
说起这段脱离,她说:
我没有办法去治愈那段关系的伤痛,我也不知道它怎么样才会慢慢愈合。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去发展自己的新事业,直到它变成一个能支撑起新自我的东西。
当我们找到生活中新的锚点,生命总会找到一条出路,你说对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