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一做就错,咋回事?

文/龙爸开讲
数学计算:一做就错,咋回事?
如果说理科学习中,计算能力是绝对的基础,你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你不要认为计算能力只是数学的事情,这充其量只能说是小学阶段。
等孩子上到初中、高中后,物理、化学要想学好,计算能力至少也得达标。
尤其是物理,计算能力不过关,那就注定孩子永远进不了第一梯队。
似乎你不太相信!你想想牛顿为什么成为物理学大牛的?他首先是数学家哟!他的物理学划时代著作的书名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那么,如果孩子的计算能力就是不行,一算就错,该怎么办呢?
别急!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一算就错。
◇ 01 ◇
计算准确率低的原因
一算就错,规范的说法就是:计算准确率偏低。
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个“准确率低”当成原因了,它是结果。
那么,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计算法则不熟练。
当然,计算法则不熟练,也算是一个结果,这是一个很复合的问题。
拆分起来,至少可能包含以下四种状态:
不理解、记不住、记不准、不会用。
加减乘除还好吧,小学一直在学,只要不是特别厌学,孩子最终都能基本掌握。
但是到了初中之后,运算种类急剧增多,比如乘方、开方、对数、方程。
孩子在短短一年半载中,很可能对这些运算法则不理解、记不住、记不准。
第二、书写不规范。
你可能会说:写不好还会影响对错?
真的会!书写不好,就可能造成有些数字难以分辨,比如6和0、7和1就很容易弄混。
比如,我本来想写36,结果写得像30,那答案直接就错了。
第三、数位、借位不规范。
严格来说,这也属于书写不规范。
在计算中,数位对不齐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比如你把十位上的数,写在十位与百位之间,那就很可能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
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有些孩子写借位符时写不好——点太小会导致看不清,点太大则可能会把挨着的数字点糊了。
这都可能造成计算的错误。
第四、跳步算、口算。
有些孩子的思维跑得太快,虽然最后的答案可能正确,但是缺少了核心步骤,在正式考试的时候很难拿到分值。
记得有一次考试中,一个孩子做的证明题居然只写了一行。
于是,10分的题只得了4分,就这还得感谢改卷老师的仁慈。
更何况跳步计算并不靠谱,计算结果往往是错误的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但是有些孩子就是喜欢口算。
一旦习惯了这种搞法,就会不顾题目的难易,都会盲目使用口算,那就难免不会出错。
口算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可凭检查的书面运算步骤。
那你说,如果做题过程出现失误,你怎么去发现?
第五、不做检查。
孩子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做完题就往那儿一扔拉倒。
这种毛病养成后,即便是在大型考试中,他也很难耐下来心做检查。
所以,经常能看到离收卷还有几十分钟,就有孩子窜出来。
第五、复盘不认真。
有些孩子对于错题,只要一研究懂,感觉会做了,把结果一改就完事。
既不重新做一遍加深印象,也不追究错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逻辑。
那他以后再遇到这种题,可能还会做错。
上面所说是计算准确率低的最主要的六个原因,那怎么解决呢?我们以计算法则和书写规范为例来重点说一下,抛砖引玉——
◇ 02 ◇
熟用计算法则
想要熟练运用计算法则,其实就是四步:
第一步,先让孩子理解法则的内容。
比如说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怎么判定孩子是否理解的呢?
得让他举例子,比如他理解加法了吗?你让他找两个数算算;他理解乘方了吗?来算算3^5……一算就知。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
孩子计算的时候,得有完整的坚式,或者其他的计算过程,比如查指头、数火柴。
等他算完之后,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步骤:让他自己编一道题,再算出答案来。
比如,他可能编了一个2^6,然后自己规范地算出来。
第二步,死记硬背数学原理。
不要一看见“死记硬背”就一头黑线,对于数学原理没有完全吃秀之前,最好是一字不错地背下来。
这一点非常关键。
第三步,找到哪里出问题的。
要找到孩子到底是哪里没有弄熟?到底是处于哪种状态?不理解、记不住,还是记不准、用不熟?
其实,这一步就是专项攻关。
第四步,综合运用运算法则。
比如,四则运算综合题是小学阶段比较难的题目。
因为题目中涉及到的运算法则更多,要求孩子对于每一种计算法则的熟练程度都很高。
让小学的孩子做四则运算综合题就更容易发现孩子的短板,然后再针对性专项练习。
◇ 03 ◇
书写规范
其实上面所说二三四三项,都算是书写不规范。
首先,字迹不工整怎么办?
先放慢书写速度,把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都写清楚。
记住一定要刻意去练习,先把速度放慢,必须写清楚。
千万要注意:书写工整后再去提速,千万别着急。
还有,平时做作业要规划好时间,有了充足的时间才有可能写得好。
小学时的作业少,正是练习书写规范的好时候。
否则等到了初中以后,作业更多,就不会有那么多时间了。
到那个时候,再让孩子去纠正书写问题,等于是难上加难。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字,比如6和0、1和7、5和8,以及小数点模糊不清,可以找一些数字的字模反复练习,这是需要下些功夫的。
前面说了还一种是数位没对齐,怎么练呢?
这个倒是有更快捷方法,就是用横格本儿竖过来,原来的一行就会变成一列。
这样练习就容易把数字对照得整整齐齐。
至于跳步和口算,恐怕要先解决心理上的误区。
很多孩子就是认为:每一步都写,太浪费时间。
但是,得让孩子明白:现在的考试基本上都是按步骤给分的,并不是你写出结果就行。
所以,他必须要理解这个规则。
另外,你想想:没有良好过程的结果正确,可能吗?
那不过是一种空中楼阁的幻想罢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