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心理问题?

文/龙爸开讲
到底什么是心理问题?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心理学越来越热了。
你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亲友怼一句:我看你是有心理问题了吧?
你听到这话,那绝对是一头黑线,似乎心理问题就是避之有恐不及的洪水猛兽。
那么,你真的知道心理问题是什么吗?
◇ 01 ◇
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平时我们所说的心理问题,其实是广义的,包含两个部分:
一个是心理问题;
一个是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指个体在情绪、思维、行为、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波动和困扰。
心理问题尚属于正常心理的范围之内,就是有些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已。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认知、修养或境界,再辅以心理咨询,个体的心理状态基本都可以回归常态。
实际上,我们平常说的心理问题,指的就是这种。
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有那些一丢丢心理问题。
所以,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
第二类就是心理障碍,指个体的心理反应强烈、持久,并且泛化,最终在其情感、认知和行为上出现异常。
心理障碍往往是上述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所致。
到这一步,就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或者自我疗愈的能力范围,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来做临床治疗。
举个例子吧。
比如有一个人他丢了钱包,他可能连续两天心里都不是很舒服,到第三天心情好多了。
那这就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或者说有些许心理问题。
但是,如果他丢了钱包之后,三四个月里情绪都很低,一直不能缓过来。
那这样的情况下,他很可能已经出现心理障碍了。
这时候他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帮助他来解决问题,开始正常的生活。
通常而言,我们会把心理障碍划分为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等这样一组组问题,以方便我们更针对性地加以研究。
为什么要把有些心理问题分为一组呢?
那当然是因为这些心理问题都有一些共性。
就像大家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人,很快就会发现:Ta与谁谁谁是兄弟/姐妹吧!?
就是因为同一个家庭中的人,他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个性——父母是比较害羞的人,他们的孩子们往往也会比较腼腆;而父母都是比较豪放的人,那孩子也常常大大咧咧。
◇ 02 ◇
心理问题的四个根源
首先,心理问题和遗传是有关系的。
不同的家庭构成不同的生理遗传,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孩子。
用专业的说法,这就是人格特质——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人格特性。
这就好像木材一样,有松木,有杨木,每一个人也有不同的材质。
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生理条件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一点也也不奇怪。
第二,和环境有关系。
有的人可能出生下来就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遇到的磨难就多一些。
比如,512大地震中有一个孩子,九个亲人都走了。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一点抑郁、恐惧什么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那是完全是可以说得通的。
即便是他的承受能力足够强,大地震前后他的心理状态出现拐点式突变,也不奇怪。
第三,知行不合一。
当一个人非常痛苦,或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会不停地找人诉说。
比如你的朋友失恋了,他情绪很低落,那他可能就会不停的缠着你,跟你说他有多么的痛苦,他怎么怎么不能忘记过去。
从这位朋友的表现来说,他这就知行不合一。
就是自己能够明辨是非,但是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再说回上面的例子,那个人丢了钱包,他知道丢东西的事实已经是不能改变,但是他仍然还要为此痛苦。
这说明:他有自知力,但是情绪不能够控制。
或者在我们经常碰到发生婚外情的人,从主观的认知上他认为婚外情是不对的,伤害家庭、伤害孩子。
但是他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时我们也认为他是有良好的自知。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知,那他可能成精神病人了。
第四就,痛并行动着。
通常而言,即便是有心理问题,或不太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依然要在社会上工作、正常地学习。
虽然他身心处于痛苦这中,但是他还是能维持正常的社会活动。
比如,他抑郁了,他也还是知道回家做饭、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自身的痛苦我们更应该能够体谅。
因为他一定要忍耐着这种痛苦来完成正常的社会功能。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