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如何学好历史这门...正文

如何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发布于9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如何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文/龙爸开讲

如何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作为一个家庭教育的号,以前还真没怎么具体说过某一门课程该怎么学,那我们就先从历史说起。

那你一定会说了:历史不是副科吗?有必要郑重其事地专门讲讲如何学习?

别急,一会儿就讲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历史?除此之外,我们还会讲到历史应该什么时候学习?以及怎么学好历史?

◇ 01 ◇
为什么学历史?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课本要学、考试要考

我们先说高考,以前的高考是文理分科:文科政史地,或理科物化生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高考改革后实施3+3政策,没有文理分科了,政史地物化生,这6科中任选3科,这就给了历史学科腾飞的契机。

同时,中考也开始重视历史了,从2017年开始,全国陆续进行中考改革,北京、深圳、广州这几个城市都将历史作为中考考试的计分科目,中考要考,高考也要考,历史学科的泼天富贵一下就来了。


其次,历史对你的人生发展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两个原因

第一,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去伪存真的能力,自己学会了判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在我们生活里,听到的消息全都是真人真事、确切可靠吗?

好像不一定

那我们再来想想,写在历史书里面的一定就是真的吗?

有的可信度也比较低

所以,当你真正去学历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历史故事有的是真的,有的居然是假的,有些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甚至都不一定真实存在过,所以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来说吧,当你在看一些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时,看到刘备的士兵高举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字,你能看出来这就是个bug吗?

因为在历史上,刘备建立的国家的国号是“”,当时并没有蜀汉这一说。

可是,我们后人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有西汉、东汉,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汉,怎么区分呢?

因为刘备建国在蜀地,所以我们就把它叫作蜀汉,简称为,但是人家的国名正经百八是,旗子上写的自然应该是,而不是

如果你有这个知识,跟老妈看电视剧的时候,跟她侃侃而谈,简直就是B格满满。


第二,通过学习历史,培养一种纵观古今的视野

经常学习历史,就会学会纵观古今变化
当我们每次探讨一个历史问题时,可以从夏商、西周一直梳理到元明清,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这件事从古至今的演化规律。

而且,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我们会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

显然,如果只从一个点来观察,很难保证全面、客观,看问题容易出现偏差,一定要从Z治、经济、军事文化多角度去分析。

比如说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你说是因为秦始皇长得帅,那只能算是开玩笑。
我们肯定要从Z治、经济、军事、文化几个层面分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努力,这才是历史学科思维。

◇ 02 ◇
历史应该什么时候学?

是不是到了初中之后才要学历史呢?

你会这么想,很可能是因为初中才开设了历史课,但如果初中才开始学历史,明显就落后了一步

因为在正式进入初中的历史课之前,最好是先帮孩子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知识框架先建立起来
另外,也需要让孩子具备一些历史常识。

否则,开始上历史课后,孩子学到的知识都是支离破碎的,更何况不少知识点他也理解不了。


如果你决定让孩子提前学习一点儿历史,那我这儿有两个不错的时间节点推荐:

第一个节点小学三年级

现行语文统编版教材,在三年级就有了简单的古诗词篇目。

如果孩子没有历史常识,那就只能死记硬背这些诗词。
因为他完全不理解意思,学习效果并不好,很快就会忘掉。

最好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事——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唐朝、宋朝是怎样的时代,他在怎样的场景中写下的这篇诗文,文史结合更有助于孩子理解这首诗歌的真谛。


第二个节点小学六年级

到六年级后,小学的大多数课程都在收尾,尤其是到了后半学期,基本都要结课了,孩子有大块的空闲时间。

那此时就可以做许多别的事情,孩子十分必要学习一下中国古代史

为嘛呢?

因为整个初一都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如果六年级提前学,除了对古诗文学习有帮助以外,还能为初中的历史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最差的节点是:等孩子进入初中后
这时因为课业要求必须要学习历史,可是孩子还要学习其他科目,时间紧、任务重,能否合理安排时间,兼顾每门功课,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历史学科,最好在小学阶段就提前学起来,这样可以减轻初中的学习压力。

◇ 03 ◇
怎么学好历史?

这个问题还是要分不同年龄段来说。
因为孩子处于不同的年纪,他学历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第一个,如果孩子在三四年级开始学习历史,这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

历史规律虽然是枯燥的,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是鲜活有趣的,了解这个人,了解这个时代,这才是历史入门的正确方式。

你也可以尝试一下我家孩子的启蒙图书,就是《上下五千年》。
他就是看了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才开始爱上历史的。

因此,三四年级可以多读历史故事,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第二,如果孩子是五六年级学习历史,这时期最重要是思辨

此前,他已经听了许多历史故事,了解了许多历史名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进阶思考了:

我们听的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

这个人当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儿?

这件事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要开始研究为什么影响、意义——深刻剖析历史的来龙去脉,真正明白历史在讲什么。

在我家孩子是在11岁的时候,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易中天品三国》。
这个讲座让孩子眼前一亮,易中天老师的讲述明显与《三国演义》非常不同,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时孩子就已经在思考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了,这对于他后来的历史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如果孩子是初中才开始学历史,那就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中考

中考考什么,孩子就学什么?

初一学中国古代史,初二学中国近现代史,初三学世界史。

考试题型分两种:选择题材料题

初中阶段的选择题有简单的、也有难的——

简单题: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背了就有分儿,没背就没分儿。

难题:着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是否发现史实背后的原因、影响、历史规律。

难题重点考察的视野与分析能力,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
所以,孩子最好在五六年级就开始培养这种能力。


说完选择题,我们再来说材料题

一般的材料题会给你四份材料,讨论一个共同的话题,像改革、疆域、外交等等,都是中考的热门题源。
一般而言材料内容的取材会是这样的:

材料1:中国古代史;材料2:近现代史;

材料3:世界史;材料4:历史综述。

这时候就要考验你古今中外、横纵对比的能力。

同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在西方有怎样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样的改革,为什么古代能成功、近现代反而失败了?横纵对比后就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结论。

这就是中考材料题重点考察的能力,我们要应该针对这些点多加训练。

这也跟我最开始讲的纵观古今、去伪存真,这就是历史学习的核心要点。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如何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