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自我三阶段:怎么...正文

自我三阶段:怎么变成想要的样子

发布于9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自我三阶段:怎么变成想要的样子
文/龙爸开讲

自我三阶段:怎么变成想要的样子


虽然天天听人说心理学的各种原理和故事,但是你知道心理学对于人们的意义是什么吗?

这个答案应该是你想不到的,那就是促进个体发生改变
而“我想要”就是所有转变的起点。

“我想要”有很多层次,可以是最基本的,比如衣食住行;也可以是社交和自我实现的,比如我要跟谁处朋友,我要踏入什么样一个职业。

后一种“我想要”,对于个体而言,明显是非常郑重其事的,简而言之,就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01 ◇
“我想要”很重要

一个朋友说他以前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有一次去costco购物,看到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在买可乐。

因为costco的超市是仓库似的,可乐都是一箱一箱叠在一起卖的,但是,这个小孩子偏偏就指着最下面的那箱可乐说:我要那一箱

当时朋友就想:估计这孩子要挨揍了,可乐还不都是一样的吗?

可是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妈妈确认孩子的请求后,真的把上面的可乐一箱一箱搬到旁边,把最下面的那箱可乐搬到了购物车里,

然后,又把可乐一箱一箱搬回原地,等搬完这一趟,妈妈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是孩子却高兴极了。


那么,这个妈妈如此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她是通过满足孩子的“我想要”来告诉孩子:我想要”这件事很重要

下面的那箱可乐会比上面的那一箱可乐更美味吗?当然不会,可是,我想要的可乐一定比我不想要的可乐更美味。


当然,并不是“我想要”就一定会被满足,也不会就会按照固定的公式满足。

比如上面那个例子,对于很多中国孩子的父母,恐怕都做不到那位美国妈妈那样,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比如——

是告诉他“我想要”很重要;

还是帮他认清现实——你想要月亮,我给你摘不来

或者引导孩子一起来搬可乐,让他知道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得付出努力。

当然,这就说得有些深了,我们这里只讨论:“我想要”的意志
它既能被以尊重个性之名鼓励,也能被以认清现实之名打击。

这样一来,如何处理我想要,就成了如何处理自我与现实之间矛盾


现在你可以打量一下自己,如果出来一个“我想要”,不管它是一件新衣服,还是一份工作或者一段感情,

它在我心里有多大的份量?

我习惯性去确认它,还是忽略否定它?

我把它当成一种幻想,还是行为的信号?

实际上,上述不同态度背后是两种矛盾的本能:

一种本能是,我们希望自我成长,有力量能够实现自我的潜能。

如果我们需要自己更强大,就需要勇敢地面对和回应,有时候甚至是有意识的重视和放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想要”的背后是自我我成长和自我确立的需要


另一种本能,保护自己的本能

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倾向于寻找安全和确定,倾向于合群和顺从现实。
所以当“我想要”的声音出现,而你发现它可能带来冲突和威胁时,我们都会倾向于把这个声音藏起来,有意识的忽略它。

当忽略变成一种习惯等你,条件成熟再去寻找“我想要”时,你却发现再也找不到了。


这两种本能背后的逻辑是,对于自我的转变,到底是我重要还是现实重要

◇ 02 ◇
自我转变的三个阶段

自我转变的过程常常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我是关系的背景

在这个阶段,自我还很弱小,你常常听不到“我想要”的声音。

为了生存,我们要努力在社会和关系中找到一个位置——我们要学会满足他人的期待,理解和尊重社会的规则。

这时候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说我们觉得重要唯一的东西就是被群体接纳
在这个阶段,真正的自我还没有诞生,这时候的自我只是关系的从属物。

加缪说:

很多人的自我其实是他人。

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话并不复杂,如果我听从他人的话胜过听从我自己,重视他人的感觉和意见胜过重视我自己,相信别人胜过相信我自己。
那么,当自我和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我想要”藏起来,而去关注“他人想要我怎么样”的声音。

这个时候的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只是他人的声音、他人的期待、他人的关系的影响的总和,所以你是他人


第二个阶段,自我和关系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

在这个阶段,你会感觉到“我想要”的声音,尤其是与现实相对立的“我想要”的声音开始隐隐约约地出现了。

我们和他人、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这时候你仍可能努力去满足他人的期待和要求。
但是你会感觉到一种委屈,一种失落。

而这种委屈和失落正在不断的提醒你:你内心有一部分的自我等待被满足
这个阶段我们不是直接完成转变,而是以一种妥协和迂回的方式去看待自我与环境的冲突。

我们会想: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吧,也许挣更多的钱,也许等待更长的时间,直至“我想要”的声音越来越大到无法忽略


第三个阶段,自我成为主体

在这个阶段,你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清晰,我想要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强烈到盖过了他人的要求和期待。
你开始认真的审视我想要,同时意识到你需要为“我想要”负责。

比如,我有一个来访者,五十多岁的时候遭遇了婚变。

她说:

我看这些年的照片,年轻的时候我总在照片很显眼的位置。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我成了照片的背景——家人们总是在最显眼的位置,而我呢,则只在一个连我自己都注意不到的角落。

直到婚姻出现变故,我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忽略了我自己

现在无论愿不愿意,我重新成为了我自己生活的主角,无论多么艰难,我都要重新把自己找回来。

当自我重新变成主角时,“我想要”的声音就开始变得重要而明确。
你必须去证实他、审视他、理解他、帮助他。

当我想要的声音变得明确时,新的自我就诞生了。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自我三阶段:怎么变成想要的样子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