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爆文怎样选到一本称手...正文

怎样选到一本称手的育儿书?

发布于11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怎样选到一本称手的育儿书?
文/龙爸开讲

怎样选到一本称手的育儿书?


大部分父母是通过书本学到孩子养育的知识和技能的。
但是,往往是一本书买回来之后,才发现:书里的不少理论让人生疑,可操作性似乎也不强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到一本得心应手的育儿书呢?

不少家长都是在网上买的育儿书,选择依据是网站上的图书评论。

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多靠谱儿,因为很多评论都是刷出来的,参考价值着实不大。

而一本不靠谱的育儿书的危害难以估量,因为很多家长都是照书上所说养育孩子的。
他们照着书本实践了好几年后才发现:竟然一点效果都没有,甚至孩子的表现更差了

确实如此,好书如一副良药,而劣质书就像一杯毒酒,照着书上说的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那到底用什么样的标准来选书呢

我一共总结出来三条原则:

第一,长期的市场反馈,特别是国际市场。

第二,读后的内心感觉。

第三,作者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背书。

◇ 01 ◇
长期的市场反馈

虽然有些劣质空洞的育儿畅销书,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通过炒作获得了巨大的销量,但从长期的时间维度来看,内容不好的书必然会被读者所淘汰。

比如,曾经有一个观念叫做“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风靡一时。
当时用这句话作为标题的书籍不计其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大众文化品味的提高,很快就发现这句话就是没有科学逻辑的胡诌。
因为——

过分的穷养会导致孩子从小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财富

而过度的富养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为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凡是那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逻辑过于简单的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去验证:他是不是伪专家?他讲的到底对吗?


但是,如果一本书它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20年以上,仍然受到了读者的追捧,那你总不能说:所有的人都眼瞎吧?

几乎可以肯定:这本书里一定存在一些普世的真理,至少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像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从出版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了,现在仍然是热销的育儿书。

再如,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首版距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但在全世界的育儿书销量傍上仍然高居前十。

我们选择好书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去寻找那些经典的教育著作,这样买错的几率会非常小。

◇ 02 ◇
自己读后的内心感觉

当然啊,也并不是说几十年来的畅销书就一定适合你,这就牵涉到了我们选书的第二个原则——自己读后的内心感觉

市面上所有可以买到的育儿书,大约分为两种:

第一种让我们焦虑的书
这种书要不就扔出一些高深的理论,然后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你这也错了,那也错了,后果有多严重,你还不醒悟吗?

读完以后我们会觉得:我真的好后悔,我对孩子出了这么大的错误,犯了这么大的罪

还有一部分书,一直在炫耀自己在育儿方面有多么地成功
比如,我这样把女儿送进了哈佛大学,我让孩子考上了耶鲁,感觉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无比地正确。

似乎只要你按照他的方法不考上哈佛,至少能考上个清北。

但是你要知道,这些书除了能让普通父母羡慕作者的孩子成绩之外,更多的是令人感到沮丧和气馁。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人生赢家,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差。


而且培养孩子上名校这种个案,对普通的家长来说,几乎没有可借鉴的价值。

因为每个家庭和孩子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的人脉关系、各种机遇,都会影响孩子最终的学业结果。

耶鲁大学曾经对入校新生做过来源调查,结果发现:至少有50%入校新生的父母,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生

所以,上名校并不完全是因为父母的培养方式多么独特,还会掺杂进很多的社会因素

很显然,他们的养育方式可能含金量并不高。
即便是有一定含金量也不一定适合别的孩子,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推广价值。


第二种放心和接纳的书

我们真正需要找到的是这种育儿书——它会告诉我们关于孩子成长的规律,以及父母到底该如何科学地养育孩子。

比如说孙瑞雪的《捕捉孩子敏感期》,就通过丰富的案例告诉大家: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怪异行为,其实都是他们成长的需要,是一种正常的过程

再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告诉我们:大宝和二宝之间争风吃醋是因为他们很爱父母
我们先要宽容和理解孩子对爱的争夺,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


那怎么才能识别出这种书呢?

如果你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发现自我的评价更低了
你会想: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我都不懂?

为什么别人带娃那么轻松?

为什么我这么失败?

这时候我奉劝你:赶快把这本书扔掉
因为这是一本让你紧张的书。

而如果你看书的时候会发出感叹:

真是这样的,我当时就是这么感觉的。

原来不光我会做的这么糟糕,好多人都这样啊!

我孩子的怪异行为,原来是他成长的需要呀!

那么我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找到了一本放心与接纳的书。

紧张的父母会更加的内疚,在教育当中畏首畏尾。

而放松的父母,他们会更加的尊重孩子成长的本身规律,不会对一些问题大惊小怪,他们会把着重点会放在更远大的目标和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上。

所以在教育问题上保持一颗放松和接纳的心,非常重要。

◇ 03 ◇
专业性

如果你实在分辨不出哪本书好的话,你可以看看这本书是否有足够的专业性。

当然,有专业性并不意味着你会读不懂,而是说这本书是由专业人士写出来的

首先,看作者的专业背景

他是否有儿童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的知识背景;

或者看一看书籍的推荐者是不是学术界的重要人物。


其次,看图书的写作结构

一般而言,专业的育儿书呢,会涉及到一些科学的实验或者科学的理论知识,然后还会教你怎么去做

读过以后,会让你把某些教育问题彻底搞清楚,而不是一知半解。


第三,内容会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伟大作品读起来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里面的逻辑分析并不能保证完全的通俗易懂。

我想这也正是每一位父母从外行登堂入室的进身之阶。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怎样选到一本称手的育儿书?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