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育方式有效吗?看这四点

文/龙爸开讲
你的教育方式有效吗?看这四点
有人说:戏剧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们不妨套用这样一种说法:教育是一个遗憾的过程——一旦教育方法错误,几乎没有后悔的机会。
那么,我想家长们都十分关心一个事情:该如何判断一种教育方式是否有效呢?
◇ 01 ◇
判断教育方式有效的四个事情
这里主要看四点:
第一,父母是否和善而坚定。
这个说法比较西方化,按照国内家庭教育的通常说法,就是能否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有坚固的边界感,让孩子感到足够安全。
第二,是否给了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心理学大神阿德勒认为孩子从小追求的无非是两个事:
第一个就是归属感;
第二个就是价值感。
简单解释一下:
价值感,就是我感觉自己很特殊,周围人认为我有独特的存在意义。
归属感,就是在群体中有人爱我,尤其是我的父母,会无条件地喜欢我。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父母在纠结这样的问题:婴儿哭时,要不要抱他?
网上假行家多得是,很多人支招说:不要抱,越抱他越哭得厉害。
这种说法其实是纯粹的外行,你得明白:孩子哭,是在寻找归属感。
如果孩子的诉求,得不到父母的回应,那会是什么状况?
设身处地大家想一下,他的内心一定是特别焦虑。
而这种焦虑感长期积压在心底得不到释放,会是极大的麻烦,它会到什么时候爆发出来呢?
是结婚以后。
这就是很多人品很好的夫妻,总是发生争吵的根本原因。
这种没有被满足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在婚姻中被极大发酵。
所以,身为父母者一定要小说,要看清楚自己是不是给了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第三,这个养育方法的效果是不是具有长期性。
很多教育专家仍在支持对孩子进行体罚,父母在教育实践中也会对孩子大喊大叫,或者时不是甩狠话……
这些作法的逻辑就是父母要足够严厉,才能教育好孩子。
但是,你确信你的严厉可以让孩子不会屡教不改吗?
实际上,上述作法的效果往往都是家长一凶,孩子就乖得跟小绵羊一样,可是你的扭头,孩子就依然我行我素了。
于是,很多父母就郁闷了:为什么每次都我翻脸他才听话?
这还不明白?就是说明你的教育方法是没有长期效果的。
所以,我们父母在教育时要考虑:这种方法明天会管用吗?一周后会管用吗?几年后会管用吗?
如果做不到几年后还在起作用,那么孩子所谓的自律算是什么?你敢让他离开你去上大学,去独立生活吗?
第四,教会孩子有价值的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品格。
这其实是两个部分,一方面家长应该传授给孩子一定的社交能力,和一些生活的经验和技巧,这样孩子将来进入社会,起码可以养活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另一方面,人活于世,应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这样可以在人群上更容易取得他人的信赖,获得更好的生活资源。
◇ 02 ◇
教育中的四个原则
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么才能做好上面的四个事情呢?
第一,允许孩子不断试错。
一定要学会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
孩子从小到大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犯错,对吧?每一次犯错至少都会有两个好处:
第一,增进亲子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起共过事才能增加链接和情感。第二,让孩子自己吃盐走路。
在试错的过程中,孩子会积累很多经验和教训,这便是“吃一堑长一智”。
第二,时刻提醒自己要温暖而坚定。
你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才是他面对世界的巨大勇气和力量之源。
当孩子无论犯怎么的错误,你都会温柔地支持、接纳他时,你就真正做到了温柔而坚定。
这种无条件的爱正是家庭兴旺发达的基石。
第三,瞄准培养孩子完整的自尊体系。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帮孩子培养出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发生点事情很正常。
当孩子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时,他自己就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对我们周围的人充满善意和爱心。
第四,父母应该迅速冷静下来,再解决问题。
千万不要在激动、失智的时候被自己带偏了节奏。
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强调要为孩子建立完整自尊体系的原因。
孩子一旦有了高自尊,就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做事,这样就不会被父母的错误决定伤害。
来,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判断父母养育方法是否有效的四条依据:
温柔而坚定的态度。
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
教养具有长期效果。
教会孩子社会和生活技能,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