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看绘本的孩子,却学不会阅读?这样做

文/龙爸开讲
从小看绘本的孩子,却学不会阅读?这样做
作为家长,经常纠缠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
在这个过程中,绘本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如果父母的知识层次比较高,难免会认为绘本压根不算书。
相反地,父母就会过于依赖于绘本。
在咨询过程中,经常有父母来问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怎么说呢?只能说是孩子看绘本,“宜疏不宜堵”。
◇ 01 ◇
过度重视绘本
现在的孩子教育中,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在于绘本泛滥。
在大多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两个严峻的状况跟绘本有关:
父母们过度重视、依赖绘本;
很多绘本中泡大的孩子,入学后却不会阅读。
家长对于绘本过度重视的情况体现在四个典型的偏重上,它们是:
第一个偏重,以量取胜。
这样的绘本阅读就像是读书比赛一样,父母认为绘本读得越多越好,坚信从量变到质变。
这就有点像是现在走路或跑步打卡一样,过分在意阅读数量的不断刷新。
有的父母说三岁孩子已经读了500本绘本,有的说上幼儿园的孩子已经读了2000本,还有的说孩子上学之前已经读了5000本。
甚至有人还在问:听说有孩子在小学前读过近10000册绘本,是真的吗?
你看,这种数字是很容易让家长不淡定的,所以我倒希望那不是真的。
因为孩子从读200本绘本到读2000本,阅读技术、理解能力都不会获得大幅度提升,他还是只会看图画,只能理解很简单的文字语句。
换句话说,绘本阅读量的积累不会促使孩子发生从不会阅读到很会阅读的质变。
第二个偏重,绘本偏食。
一谈到孩子阅读,尤其是学龄前孩子的阅读,相当多父母能想到的只有绘本。
他们让孩子只读绘本、读大量绘本,而且一直读到小学二三年级还是如此。
绘本在父母眼中成了孩子早期阅读最优、唯一和全部的读物。
我想问:绘本能担此重任吗?
实话实说,绘本比较适合的角色是:诱发孩子的阶段性阅读。
所以,绘本阅读年龄段不适宜过长。
如果不能适时引导孩子接触更适合他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文字书,既会限制了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会让孩子的阅读结构营养不良。
所以我喜欢叫绘本为“辅食”,长期只读绘本的副作用相当于让孩子一直吃辅食,而置主食于不顾。
第三个偏重,绘本全能化。
随着绘本的普及,父母们真的是越来越信赖绘本。
对于自己在育儿上遇到的困难,也会寄希望于绘本提供方法;发现孩子身上有什么所谓的问题,也马上会马上找相关的绘本。
经常有父母请我推荐各种用途的绘本,比如教孩子上厕所的,帮助改变孩子易怒性格的,培养孩子自信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
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是:
绘本虽好,但并不是万能宝典。
它就是给孩子看的图画书,是让孩子感受乐趣的读物,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
简单说啊,父母自己不会做的事儿,绘本也帮不了你。
第四个偏重,绘本的过度诠释。
一些妈妈过于重视绘本的讲读,希望带孩子彻底读透绘本,会花很多时间给孩子详细解释画面的背景故事、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等等。
一本很简单的绘本能讲上1个小时,甚至一遍不够,还会连续讲了好几遍、好几天。
讲给孩子听的内容可能是绘本自身内容的好几倍。
事实上,这就是妈妈们借绘本夹带自己的价值观私货,颇有一点孔子撰《春秋》的意味,这样绘本就被过度的诠释了。
如此一来,既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禁锢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 02 ◇
如何读好绘本
很显然,孩子只读绘本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绘本中的文字信息量过少,长期只读绘本会严重限制孩子的文字阅读能力。
而且,现在的父母们选择绘本时,一般都会选择故事性的,这也就适合两三岁的孩子。
当孩子长到四五岁时,你还给他看这样的内容就有些小材大用了——这些绘本中的信息量就显得太少了,而且其中只包含了简单的逻辑,会限制孩子的认知和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让孩子读绘本才合适呢?
第一,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增加阅读计划中百科类绘本的比重。
当然,市面上百科绘本并不多,但这才是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理解能力有深远价值的读物。
比如,科普绘本、历史绘本、地理绘本、工科绘本等,如果你能找到它们,就算真的淘到宝了。
这种绘本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认知水平要高得多、阅读难度也会明显高于故事性绘本,比较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
第二,只把绘本作为孩子幼年的主要读物。
我们认为这个年龄段应在五岁以下。
当孩子识字,有了几百个词汇量以后,就要减少绘本的比重,主打文字书,逐步减少阅读书籍中绘本的比重。
一般而言,按照下面的指南来安排孩子的阅读会好一些:
两三岁:读物中,除了绘本外,应包含其他类型适龄童书,比如科普机关书。
三岁后:所读的绘本内容难度需要逐渐的提升。
从小猫小狗式的故事型绘本为主,过渡到内容更丰富,阅读难度也稍高的百科绘本为主。五岁以后:读物中的绘本的比例应降至30%以下。
上小学以后:绘本比例应该降至10%以下,而且只选择读适龄的大型非虚构绘本,放弃低龄虚构绘本的阅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