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吗?如果不知,跟着做

文/龙爸开讲
你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吗?来,跟着做。
有人说: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似乎听起来过于高大上了,所以大多数家长只会觉得这句话富有哲理,但并不会以此当真。
那我告诉你:12岁之前的孩子如果缺乏陪伴,会形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并造成孩子的叛逆。
孩子可能没有责任感,对身边的人和事都蛮不在乎,态度消极冷漠。
习惯于爆粗口,受到一点忽略或挫折就会大发脾气……
看到这儿,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抛给手机吗?本文我们就来详细说说陪伴的价值。
◇ 01 ◇
陪伴造就情感场
教育孩子需要有一个“情感的场”,这个场往往是通过陪伴来营造。
因此,我们才会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从这个维度来讲,我们鼓励,也希望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多陪陪孩子。
其实,虽然陪伴重要,但是陪伴的质量更为重要。
在陪伴的时候,如果你有没有带给孩子特别强烈的情感震撼,两人彼此不喜欢,那么即便是在一起也是一种折磨。
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陪伴的时候,你有没有把你的心交给你的孩子——你看孩子的眼神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幸福。
我就是一直在积攒这样的能量,比如说我有时候在那儿正看书,偶尔抬起头看到孩子,我就觉得:
我何德何能,竟然能有这么好的孩子。
我就这么想问题的。
所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都很放松,我看书,她玩玩具。
但我们偶尔抬起头,在眼神的对视的一刹那,我觉得我的心都瞬间被化掉了。
我想我的孩子或许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她至少知道:我爸爸的眼神很柔和,他是深爱我的。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会跟她聊一聊,那种发自真心地去聊一聊。
就像是一对闺蜜在聊天,我一定要去认真地捕捉她传递给我的信息。
我们哪怕只能聊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面我整个的心都在体会我女儿的心。
◇ 02 ◇
陪伴要有爱
我这样说,并不是在吹嘘我有多优秀,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生命状态——你爱一个人,你要跟他在一起。
但是在一起并不是要去做一种表演,而是因为你的心很自然的靠到对方那里去。
反正我作为一个父亲,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是我不会腻着孩子,当然孩子她也不会腻着我,因为我们之间的情感模式不是那样的。
但是我又相信我们的心离得很近,就像庄子所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两人陪伴在一起,是要让彼此双方都感到舒适、自在、享受,这是陪伴的最好的状态。
如果在一起就疙疙瘩瘩,那说明你们不适合在一起,需要分开一段时间,各自去冷静。
关键是家长你要有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意识。
你在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比如说你陪伴,当然作为一个亲人,不管是父亲和母亲,你的陪伴通常都2不会那么纯粹。
虽然你也很喜欢这个孩子,但是担心孩子的学习有问题,所以你要时刻去督促他。
但是如果你跳脱出来,以一个教育者的这种清醒去审视这种陪伴,你都会去思考:
我陪伴的目的是干什么?
我陪伴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
只要你认真思考过,可能就会最大限度的避免上述问题。
比如说你跟孩子一说话就是一定要谈成绩,实际上不是你盯这一刻就能盯出来的好成绩,是吧?如果不能,你要盯的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你要盯的是他的基本的习惯。
而一个习惯的养成又需要很长的时间,你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盯,而每一次就盯住一个小的点就可以了,而不是在一次要求他完成你对他的期待的全部。
而这一切都得需要你拥有一个教育者的清醒,而不是单纯凭着一个父母对孩子前途的这样一种担忧的驱动,就把你所有的情绪都调动起来。
如果真的这样,这个时候你的陪伴真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而且会使你离孩子越来越远——因为你的陪伴已经对孩子构成了伤害。
为什么很多孩子把门关上不愿意出来呢?就是因为他不需要你的陪伴,你的陪伴不过是一种以爱为名义的折磨。
◇ 03 ◇
教育成果是家庭的未来
孩子教育的结果对家庭来讲太过于重要了,简直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孩子其实就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生命几乎全部的意义。
有一次看《我是歌手》的决赛,后来看到李玟妈妈录给女儿话:
亲爱的小女儿,在我垂暮之际,随着我那日渐暗淡的视线和日渐衰弱的听力,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美好的岁月,可以听到我的小天使最美妙的歌声。
当时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爱人的眼泪哗地就出来了,特别能够感同身受。
可能是因为那时我们家老二刚刚出生不久,正在体会陪伴孩子的那种过程,我爱人那种母性在那一刻特别容易被激发出来。
家长为什么那么重视教育孩子呢?
因为那寄托着我们全部的希望。
所以,教育成果的好坏对于这个国家来讲固然重要,但是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这个家庭本身。
作为家长,你不能把责任推给其他人,因为你根本就输不起,家庭是最承担不起教育失败的。
所以作为家长,你必须要去承担起这份责任。
俗话说:天助者自助。
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承担起最大的责任。
家长应该是一名好老师,不要以为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我就是负责简简单单的吃吃喝喝就行了。
作为学校而言,我觉得我们在教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确实不应该把太多不必要的负担交给家长。
但是很多时候我在想:可能老师有时候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可能更重要的倾向性在于:他希望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整个的教育过程。
对于做作业这件事情本身,能够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可能反倒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家庭的教育是不可缺失的。
你再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实这两种教育中,老师和家庭是各有分工的。
其实在我看来,家庭承担着教育当中更重要的一个责任。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人教育的起始,而且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最长,它往往也构成了孩子生命的一个底色。
在我教书的这种经验看来,我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只要是成功的,那这个孩子的成功的概率会超过80%,甚至会更多。
所以家长得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这种重要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鼓励天下的父亲和母亲都能多陪孩子,但怎么能让陪伴有价值、有意义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管是聊天还是做游戏,要陪伴,那就把整块时间不打任何折扣地留给孩子。
陪伴时一定要捕捉孩子传递给自己的信息,而不是敷衍和三心二意。
孩子不愿意你陪,那就知趣的走开,否则您的陪伴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负能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