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再骂孩子马虎了,没有谁是故意粗心大意的

文/龙爸开讲
千万不要再骂孩子马虎了,没有谁是故意粗心大意的
记得我家孩子上初中那会儿,只要一开家长会,班主任都会把全班至少一半的孩子骂成“马虎大意”。
当时就在心里有些犯嘀咕:这马虎大意的概率也有些忒高了。
事实上,很多家长也是这种认知模式,只要孩子一没有考试好,就说孩子又马虎了。
那么,我问你: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为了找到某一样东西,你赶快进到房间里,可是门一打开的瞬间你却忘了自己来找什么来着。
你一定会说:那大概是我的记性变差了,或者就还是马虎大意了。
看来马虎的不只是孩子,今天的文章就要讲讲大人的马虎大意背后的真相,并教你几个防止马虎大意的大招。
◇ 01 ◇
我也马虎大意了
我先来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事例。
在前几年的某一个夏天,我正准备乘坐高铁去外地。
这时候爱人突然打过来电话,说她忘了带家里的钥匙。
她之所以打来电话,就是知道我要出差,担心我一旦出发了,她又没有带钥匙,全家人就再也进不了屋了。
于是,她提醒我:锁上门之后,一定要记着把钥匙交给楼下的物业。
我答应着:OK没有问题。
为了不把这件大事忘了,挂上电话后,我立即就把钥匙放进了口袋中,以便一会儿可以给物业。
接着便是顺畅的一波操作——叫出租车、收拾电脑、洗脸刷牙、穿鞋、锁门,还一直提醒着自己不要忘了钥匙。
当走下电梯的时候,35℃的热风扑面而来。
我快步走出社区的中心广场,透过玻璃门,我已经清晰地看到了出租车就等在门外。
我赶紧跟物业打了一个招呼就利索地跳上了出租车,直奔高铁站而去。
在高铁上听着窗外的呼呼的风声,我一阵困倦袭来,马上就要打起盹来。
但是想到如果是返程车,那就不能再打盹了,因为那时已经很晚,如果打盹儿,晚上回家铁定睡不着。
当“回家”这两个字闪过我的脑海,我立刻感到头皮发麻,出了一身冷汗。
你道怎么着?
原来那把家门的钥匙,还静静地躺在我的口袋里。
可就在这个时候,我的手机应景地响了,一接通就听到老婆山呼海啸一般的吼声:
钥匙在哪里?
我只能赶紧承认错误,想到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在外面流浪的场景,我就想:我怎么这么马虎大意呢?
当晚上我终于赶回家时,见到他们娘儿仨在门口疲惫等候的焦虑样子,我都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耳刮子。
心想:我真是一个糊涂蛋哟!并在心里把自己好好检讨了一番:难道我真的不把妻儿放在心上吗?为什么一再提醒自己,结果还是把放钥匙这件事情忘记得一干二净呢?
看来就是粗心大意惹的祸。
◇ 02 ◇
粗心大意的病根
真的就有父母因为这种粗心大意而酿成更大的悲剧。
光是在美国,每一年夏天,平均就有40名儿童在车上被热到中暑致死——
因为父母停好车就离开,而把孩子忘在车上。
但父母怎么可能会那么粗心大意呢?那可是他们自己的心肝宝贝呀。
根据研究发现:任何人都可能会犯这种错,不分学历、智商、家庭收入,这不是靠多吃银杏、喝咖啡提神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习惯,加上分心所造成的状况。
人的粗心大意基本上分为三种原因:
第一是晃神,比如说因为睡眠不足、压力大,精力不济,或者精神状况不好容易出错。
第二是闪神,这种状况通常发生在你很忙的时候,尤其是要同时处理好几件事的时候,就更容易分心。
第三个粗心大意的原因可能是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因为你正在省电。
是的,你没听错,就像手机电量低的时候,就会进入到了一个节电模式,你的身体也会为了节省脑力而进入省电的状态。
人的大脑才不到2公斤,但消耗的热量却是全身的1/5。
所以它就会像电脑玩手机一样,追求更长的开机时间。
因此,大部分人通常的行事方式都是靠习惯。
因为一件事只要开始熟练之后,许多动作就能够被自动化,而不需要花太多脑力来思考。
举例来说,你今天刷牙了没?
这个问题有够无聊对吧?起床后本来就会刷牙,对不对?这一套动作已经养成习惯,不需要思考,就像是你上班上学习惯走的那条路,久而久之你就算是一边打电话吃东西,也都能够走对路回家。
根据心理学家温迪沃德的研究发现:
一般人的生活里面有40%的行为都是属于惯性动作。
好处是让我们的一天中省了不少力气,而且还可以一心二用。
但坏处是当我们在执行这些惯性动作的时候,很容易忘记不在习惯中的事。
就像一开始我忘记留钥匙这个事情——从我家里坐出租车赶高铁站的这个流程,最起码已经做过数十遍,养成了习惯。
其中还包括跟物业人员打个招呼,再一气呵成的跳上车。
结果呢,竟然把钥匙的事情都忘光光了。
◇ 03 ◇
粗心大意这样治
想要对抗这种顽固的惯性回路,不是不可能,要记住三件事:
第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务必睡足了,并保持心情的放松。
第二,早上列举一天的行程,并把重要的事情记下来。
计划好各件事的处理顺序,并且定时检查。
第三,为非习惯的安排破例。
如果你知道有一件事并非平常的习惯,你要在计划中刻意制造一些关卡来打乱你的习惯。
如果你今天要带宝宝出门,而平常你不习惯这么做,你可以先把你的钱包,还有手机放在后座孩子的安全椅旁边。
这样当你下车的时候,找不到钱包和手机,就不会忘了后面还有孩子。
或者是有重要资料一定要带的时候,你可以在前一天晚上睡前故意把你的手机放在那个资料上面,或是把包包放在你平常不会放的位置,让这些刻意的动作成为一个小的插曲来提醒你想起非习惯事务。
第四,为特事专门设置闹钟。
这是一个我发现很管用的建议。
而不是把你的非习惯事务插入了到待办事项列表中。
因为我发现待办事项列表需要不断的查看,以确定不要忘了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间做某一件事情,这样一来那些特别要办的事,反而也是最容易在惯性回路当中被忘掉。
所以现在我设置闹钟的时间,就是要专门提醒我要做那件事的时候。
如果我要把钥匙交给物业,我就会计算自己什么时候会到楼下坐出租车。
然后设定闹钟在那个时候响起,闹钟响了,打断了我的惯性回路,那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来该做什么了。
即便是万一我已经坐上车了,起码也还来得及返回把钥匙放到物业。
∵
试试看,理解自己的粗心大意,透过预先的设定,你也可以解决自己的迷糊问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