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隐形天赋:千万别让鱼上树

文/龙爸开讲
发现孩子的隐形天赋:千万别让鱼上树
最失败的父母,可能就是那种等到孩子马上要工作了,居然还不知道孩子的天赋是什么的。
我们的努力,就是让这种父母少一些,再少一些。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发现孩子的隐藏天赋这件事。
◇ 01 ◇
天才的背面是笨蛋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团员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顽童,50多岁了,言行中还时时透露着童真。
老顽童的雷人事迹颇多,比如听讲解时走神儿、遇点事就爱起哄。
但是他最绝的是很会迷路——有一天,大家都返回旅馆后,发现老顽童不见了,原来是他落在后头,走着走着就迷了路。
他沿街边走边问路,可是却又记不得旅馆的名字,还好最后终于想起旅馆以前曾是皇宫,路人这才明白他住在哪儿,笑着指给他看:嗨,不就是街对面儿吗?
起初对于老顽童是十分不屑的,直到旅途过半时,我才发现他居然是个天才、奇才——人家19岁就进了研究所,二十出头已然拿了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现在是几千员工公司的大老板。
这件事情我记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
很多我们认为很傻的人,其实人家在某一些方面是非常天才的。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大脑里面某一块特别发达,会让另外的部分变得迟钝。
比如,伦敦的街道特别复杂,据说全市有2万多条街道、1千多个景点,连出租车司机都实在记不住。
后来市府为了提升服务质量,要求出租车司机只有通过了专门的考试,才能上路。
我们想想就知道这个考试有多难,听说是司机在考试前先要参加长达四年的培训,就这考试通过率还不到50%。
伦敦大学有一个好事的教授,对于这些受训的司机的大脑前后变化很感兴趣,于是他找了79位受训学员进行了磁振研究。
研究结果让人 大吃一惊:
其中,有39位受训司机的海马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它变得前小后大了,而正常的海马体是前大后小的。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受训司机道路记忆力提高的同时,一般性记忆力却退步了。
◇ 02 ◇
天生孩子必有用
众所周知,3岁以前是脑部发育最关键的阶段。
但是这个实验却证明:个体长大之后,大脑还是会随着使用的情况而发生改变。
比如,学习小提琴的人,因为左手会经常做技巧性训练,造成控制左手的右脑变得异常发达。
而学习小提琴这件事不会发生在三岁之前,所以这说明了后天经历确实会引起大脑的改变。
那么,我为什么要谈到这些呢?
因为我要告诉各位爸爸妈妈,不要太早为你的孩子下结论。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最是公平。
当你的小孩在这一部分特别杰出,可能在另外一部分就会显得比较弱。
反过来想,也别认为你小孩不会读书,就是天生驽钝、毫无用处。
其实只要你细心的去发掘,很可能发现他是一位奇才——在某些隐藏的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
达斯汀·霍夫曼演的《雨人》里面,男主被认为是个智障。
结果呢?证明他有一种相当惊人的能力——过目不忘,能记住一生中每一天的人和事。
这是不是奇才?
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几千位数的人都算是奇才了,更何况雨人能记住多年来的任何一件事呢。
当然,像这种奇人在平时的表现,可能就是一种呆子。
如果没有人去注意这些人的独特才能,也许一辈子它都不会被发现,更不能发挥作用。
◇ 03 ◇
成绩不好 vs. 不会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我们套用一下吧,没有学习不好的人,只有不会学习的人。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成绩差时,不要轻易气馁。
你要做的是先观察他为什么学习不好?
是记忆力太差,专注力不足?
没遇到他喜欢的老师?
还是没有学会好的学习方法?
提到记忆力,很多父母常常用聪明与否来定义孩子的记忆力,认为一目十行才是天才。
在这儿,我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
当你读一首诗、一篇文章,你需要一目十行,
还是要慢慢读、慢慢品、反复品味呢?
如果一目十行,你能够字字句句欣赏、深度思考吗?你可能看完了、会背了,却没有领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想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曾国藩年轻时,夜晚读书。
一段文章读了一夜还不会背,最后把梁上的小偷都听会了。小偷实在看不上曾国藩的愚钝,就跳下来铛铛铛背了一遍,然后双手一背、扬长而去。
可就是这么愚钝的人,却成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位圣人。
或许就是这种甘愿愚钝的精神,才成就了曾国藩。
他自己也说过:文学不可诠释明快,要思量到迟钝处。
在曾国藩这儿,常人看不上的迟钝,反而成了一种钻研的精神,反而成了他成为思想家的底蕴。
其实,可以说天才的背面就是蠢材,历史上这种例子太多了。
比如爱迪生上小学时,因为有点耳背,就被认为是傻子,只能辍学回家;牛顿小时候身体很弱,脑瓜似乎也并不聪明,加上学习不用功,成绩一直是垫底……
连爱因斯坦也是到三岁才会说话,四五岁了还经常发呆,被家里的女佣喊“笨蛋”。
就算他已经发表了相对论,还有记者认为他的基础物理学知识不及格,问他:音速是多少?
爱因斯坦只能回答:不知道。
很可能爱因斯坦真的是不知道,或许是他的记忆力确实不大好。
∵
人的智能有很多种,有的人擅长记东西、过目不忘,比如张衡;有的人刚走过就忘了刚才的路,连回家都会让人担心走丢,比如画家溥儒;有的人是在学校各门功课经常不及格,比如周杰伦……
所以当你的孩子表现得很笨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在另一方面是天才。
再不济,也可能他小时候差点儿,长大就成了。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
如果你非要一条鱼上树,那么这条鱼可能真的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笨蛋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