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用心理学破解“囚...正文

用心理学破解“囚徒困境”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用心理学破解“囚徒困境”
文/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破解“囚徒困境”


如果你学过博弈论,那我问你:你张口就能说出的博弈模型,是哪一种?

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囚徒困境”,而实际上这一个原理早就超越了博弈论的领域,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期我们就来说说囚徒困境是什么,以及如果破解囚徒困境。

◇ 01 ◇
囚徒困境

那么,什么是囚徒困境呢?

囚徒困境是在1950年由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
在心理学中,常常把囚徒困境用于研究群体决策,或者描述合作的困境。

假如有两个人一起偷东西,我们姑且称他们为大哥和小弟。

很不幸,他们被捕了,要依据对他们的审讯结果来判定他们的刑期。
这便有了三种情况:

  • 如果两人都抵赖不招,每人各判1年

  • 如果大哥或小弟中的1人招认,那一人判10年另一人无罪释放;

  • 如果大哥和小弟都坦白,两个人都得判罪8年。

00.jpg

你看,从大哥和小弟两人的整体利益来看,两个人都抵赖是利益最大的,总共才判两年。
但是现实世界上,面对这种决策,绝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出卖队友,争取自己释放

可笑的是,大家都在赌对方不招供,而最后的结果通常是两人都招了,都被判了8年,一共判了16年。

看到了吧?博弈的结果,往往就是这种最差的决策。


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两个笨贼,为什么不精诚合作、一同抵赖呢?我们来回顾几个生活中的场景,你就知道合作会有多么难。

比如,上课时,你前面有一个人个子太高,把你挡住了。
因此,你站起来,想要看清楚。
结果你后面人又被你挡了,他也只好站起来……最后,你们这一列的人全站了起来,结果就是坐着的时候看不见的人,全都站起来后仍然看不见,状况一点也没有得到改善。

你们还全部都站了几个小时,这就是不合作的代价,所有人都腰酸腿痛。


其实,现在经常说的“内卷”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因为高考是在省内按名次录取的,如果大家都放飞自我、不熬夜、不补课,名次大致还是那个样子,但起码孩子们成长得更健康了,还可以发展出更多的爱好。

但是,总是一些地区、一些学校,非要当聪明人,带头搞衡中模式,于是全省所有的学校都不得不一起刷题。
到最后,能上重点大学的还是那么多人,可是社会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于是,我们就想:怎么才能破解这让人头疼的囚徒困境呢?

◇ 02 ◇
多次博弈

破解囚徒困境比较彻底的一种方法是:把单次博弈变成多次博弈

我们说:出现囚徒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合作中的互不信任和侥幸心理
如果合作只是一锤子买卖,那么对于大哥和小弟两人而言,选择背判就是理性的。

但是,如果两个人要经常合作呢?比如,这一次小弟出卖了大哥,结果大哥判了10年。
等他出来后,狠揍了小弟一顿,并威胁他再敢如此就弄死他。

然后两人重操旧业,结果又被捕了,这次小弟多半就不敢再招供了。

这就是所谓的“一报还一报”策略。
科学家们已经在多次模拟实验和真实场景中都证明了一报还一报是囚徒困境的克星。


那么,为什么一报还一报策略能有效破解囚徒困境呢?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采用一报还一报策略的大哥,其实就是在向小弟释放这样的一个信号。
我是一个欢迎合作的人,所以我会先选择合作。

但与此同时,我也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复仇者,我宁可选择与你同归于尽,我也一定要惩罚你的背叛行为。
所以你别想从我这里占便宜,你自己想一下,如果你遇上的是这样的一个对手,你是选择合作还是背叛呢?我想一定是合作,对吧?

一报还一报这样的策略,它的核心逻辑是很简单的,其实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在用。
最经常的例子就是商家开店——他们会花费巨资把门面搞得富丽堂皇。
这样会释放出的是一个什么信号呢?

商家是在告诉大伙儿:我都在这儿砸了这么多的钱,我是不会跑路的
这样的商家就建立起了他们跟买家之间的信任关系。

◇ 03 ◇
改变背叛的代价

虽然“一报还一报”非常有效,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因为有很多博弈就是一锤子买卖,就是单次博弈。

比如教育内卷、职场内卷,这种涉及到成千上万博弈者的囚徒困境,说实话是很难彻底破解的。

虽然上述两种单次博弈属于老大难问题,不可能通过我们这一篇文章得到解决。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研究单次博弈中的背叛问题,获得一种尽可能避免内卷的思路。


我们说,囚徒困境的核心是背叛带来的利益。
那么,我们能不能让合作者早早地预期到背叛的代价会非常高呢?

当背叛的回报还抵不上损失,那背叛将没有任何意义。


第一种改变预期的方法是:提前向那些潜在的背叛者发出一个可信的威胁信号

如果背叛的话,那你就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

比如大哥和小弟是黑帮成员,而那个黑帮有一个帮规:出卖同伴者,死——谁敢出卖同伴,那就要被执行家法,同时,帮内还有一个以执行家法严格著称的帮主。

如果真有这样帮规和帮主在,我想八成就是那两个嫌疑犯都会选择沉默,都会选择不出卖对方。

你看,提前威慑改变了合作和背叛的性价比。
于是囚徒困境就这样被化解掉了。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政策法规等强制性的措施来提升背叛的成本
比如说最近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打击中小学课外培训,其实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路,利用政策来改变了背叛的成本。


当然,破解囚徒困境还有更简单的思路,那就是加强合作者之间的沟通
所以现在的团队才会越来越小,大家都是熟人,信任感和沟通效率就会大大得到提高,这样遭遇囚徒困境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不过,这是另一个课题了,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详解。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用心理学破解“囚徒困境”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